的用水问题。
十一月初宁市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好天气。沈母让沈又年在旁边的空地支了一个晾衣服的杆子,全家上下忙着拆被褥,洗厚衣服准备迎接接下来的寒冬。
忙活一早上总算是把褥子和衣服洗干净晒出去了,沈母都是紧着要用的先晒,剩下的慢慢晾个几天也干了。过冬除了厚衣服最重要的就是煤炭,南方不比北方有煤炭的供应,要想用煤炭除了高价从别的地方买就只有上山砍树自己烧煤了。
沈家的小洋楼建的时候是按照北方的传统建的,因此沈家的墙壁是打通的火墙,只要厨房有火房间里就能供暖,夏天就把厨房和其他房间联通的筒道关闭就好了。
这就意味着沈家需要充足的柴火或者煤炭来保证供暖。沈父和沈又年最近下班就往山上去,一天能砍回两担子的柴火正整整齐齐的码在家门口,沈又年计划找个时间把柴火烧成木炭,虽然不如外面的煤炭质量好,但也要比柴火耐用的多。
王家听说了沈家的打算也加入了进来,就连10岁的王常遇每天放学都跟着王致和沈父上山砍柴,沈又嘉耐不住性子,早早的就跟在沈又年身后剪树枝。等到把沈家门前的空地都摆满柴火,沈又年就开始着手烧炭。
不知道是不是沈幼宜的错觉,这么多天的炭烧下来,她觉得沈又年脸都黑了几度,现在是烟熏版的沈又年。
最近上山捡柴的人越来越多,沈父他们有时候一晚上都捡不了多少就转战到更远的山头了。
沈母不放心两个小孩子跟着去就把沈又嘉和王常遇拘在家里写作业,自己跟着沈父他们去帮忙,沈幼宜非得凑热闹跟着去,沈母拗不过她就同意了,主要是赵青意在沈家看孩子她放心才点头让沈幼宜跟着去。
沈幼宜坐在沈又年的自行车后座上,莫名觉得他们今晚会有非常丰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