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其他类型 > 快穿之渡红尘 > 第4章 监国太子(四)

第4章 监国太子(四)(1 / 2)

脑海里翻阅着“常衍琦”关于这“兄王”的记忆,空幻没觉得“常衍琦”的打算有什么错。

拥有兵权的藩王,无论在哪个朝代都是不稳定因素。

稍不留神,藩王叛乱,都是百姓遭兵祸。

只是做久了老实人,他难以接受自己也成了为了权利,向血亲挥刀的人,才会觉得愧疚。

但“常衍琦”为了看护好皇爷爷留下来的江山,也在慢慢成长,舍掉这些软弱的感情。

毕竟再老实下去,他的那两个弟弟都得将他生吞活剥了。他也不想自己死得那么冤。

不然,他怎么会有造反逼宫,把拖后腿的统统圈禁了,自己直接上位的想法。

说回削藩之事,空幻也感觉麻烦。

谁让“常衍琦”的皇爷爷把自己二十多个儿子,都封了王,还各自有封地,有兵权。

当年,“常衍琦”皇爷爷会分封诸王也是好意。希望宗藩驻守边疆,拱卫中央,以免奸臣当道,皇朝易主。

可坐在皇位上的人不是开国皇帝,哪能不担心藩王手里有兵权,哪怕这代不出问题,难保后代不会出问题。

万一哪代人觉得大家都是开国皇帝的后嗣,凭什么是你们那一支做皇帝?那麻烦就来了。

历史上的“七国叛乱”、“八王之乱”都是藩王有兵权的前车之鉴,叛乱的结果还一个比一个惨烈。后者直接引发“五胡乱华”、“衣冠南渡”。

废帝也是担心这点,才要削藩。

只是他初登皇位,下手太急,又识人不清,手里拿着皇爷爷留给他的一副好牌,硬生生打得稀烂。

逼反了“常衍琦”的父王,领兵平叛的人还打仗打得那么烂。

其他还有点忠心,想去勤王的藩王看到之前被削的藩王下场那么惨烈,也要担心自己勤了王,逃不逃得过废帝过河拆桥。

再则,就算有有野心的藩王想浑水摸鱼,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身份。“常衍琦”的父王可是与前太子一母同出的嫡支。嫡支没死绝,哪怕他们这些庶子旁支趁势,一同造反,得不到正统名义上的支持,得到那个位置,也坐不稳。

干嘛用自己的兵给别人做嫁衣,何必掺合这些事。

这些藩王索性按兵不动,当什么都不知道。心里阴暗点的还盼着他们打的两败俱伤,自己还能捡个漏。

结果就这样,天时地利人和,“常衍琦”的父王全占了。一路从封地南下打进京师,当真来了个藩王当上皇帝的戏码。

这下废帝再不用怕悬在头上的刀了。算是自己直接挖了个坑,把自己埋了。

不过,太阳底下无新事,又不是说着玩的。

“常衍琦”的父皇是由藩王之身造反登基,他的成功案例近在眼前,自是加倍警惕这些有兵权的藩王,削藩也更加谨慎。

只是受时代的限制,“常衍琦”父子计划的削藩,还是有很大的问题。

削了藩王兵权,不削待遇。除非中央能把计划生育给宗藩安排上,或者朝廷日后能进行变革。不然年复一年,宗室开枝散叶,人数渐多,还个个都是有爵位的,光是给宗室的禄米就能把中央朝廷拖垮。

当朝皇帝为了彰显自己与废帝削藩的不同,在宗室中博个好名声,削藩削得不彻底,让后世子孙处理这烂摊子,就有些太坑后世子孙了。

关键是,一旦削藩的规矩在他们这几代定下来了,后世子孙无功无德,面对朝廷财政紧缩,就算想改变藩王待遇,群臣们以一句祖宗定例劝谏,就能压得他们不能动弹。

不知道自己的想法触动了什么点,空幻脑海里又冒出些许关于其他藩王的记忆。

在民间颇有贤名的藩王,“常衍琦”对他们的态度是心软,愧疚。至于凶名在外的藩

最新小说: 六零胖崽福运旺!全家躺赢万元户 怦然心动,娇妻撞入怀 皇室潜修十八年,开局人间红尘 六零长姐随军后,白眼狼们悔哭了 迎娶植物人女主后,我被病娇盯上 高武:从E级异能杀穿兽潮 我全校穿越了?[综历史] 贬妻为妾?十万铁骑跪接我登基 铠甲:开局战力超三亿,路法震惊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