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扬一早就来到了考场,这也是他来到京城最后一场考试。
虽然对他来说,要考进京城电影学院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是对他来说,依然是一次挑战。
因为系统任务的要求是,成为专业考试的第一名,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任务奖励,这就不得不让他谨慎对待了。
第四试的人数并不多,一共考生也只有40个人。这次并没有分考场,一个大教室就装的下了。
其实对于在座的这四十个考生而言,虽然有压力,但是却比三试要好的多。
虽说京城电影学院最终只会收取前十八名,但是即便是被刷下来的学生,相应的专业分数依然是得到承认的。
拿到其他的任何一家学校,基本可以轻松入学的。
这导演系的第四次考试,考核的内容是命题短剧的编写和演绎。
考试是分两天完成的,第一天提交剧本,第二天进行剧本的演绎和答辩。
考完之后,就会进行统一的分数统计,一般在一周后,就会公布入学考试的榜单,只有到了那时候,才算是真正的尘埃落地。
八点半,考试正式开始了。
监考考试开始宣读考场纪律,并当场撕开考卷的封条,将考卷逐一分发了下去。
张扬拿到了考卷,按照规范填写了相关信息。这才将目光锁定在考题上。
这次的主题很普通,只有两个字:
“和解”
和解可以说是生活中不算常见,但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情景。
和解可以是和自己的和解,可以是和朋友的和解,可以是恋人的和解,可以是亲人之间的和解。
总之,和解是无处不在的,和解的重点在于,是先有矛盾和冲突,才会有和解的动作。
几乎每一个电影,或明或暗,都会有和解的桥段。
正因为它很常见,想要表现得好,让它出彩就很不容易,尤其是在短片中表现出来就更加的困难。
短片是电影初创时期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因为在那时候,拍摄的成本非常的昂贵,没有长剧生存的空间。
即便是到了现在,许多导演成名,也都是从拍摄短剧开始的。
就例如,拍摄《哪吒之魔童降世》取得重大成功的导演饺子,最开始成名也是源于他的短片《打,打个大西瓜》。
正是因为《打,打个大西瓜》这个短剧取得了重大的成功,才有了资本的青睐,才有后面魔童哪吒的诞生。
否则一个导演,在什么成绩都没有的情况下,就有人投几千万甚至上亿供他挥霍,这种情节恐怕也只有在小说里能见到了。
只是要拍好一个短剧,是非常困难的。
因为短剧要在有限的时间里,需要更集中的喜剧冲突与更精准的凝练手法,这对导演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京城电影学院的专业考试非常务实,一个优秀的导演,若只是理论过硬,到了实战就拉胯,那显然是没什么用的。
这第四轮考试,考验的就是考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张扬在思考了几分钟后,在试卷的第一行的正中央,端端正正的写了两个字《宵禁》。
这个题目一出,顿时让监考老师有些惊讶,这个名字似乎与和解没有任何关系,于是监考老师也开始对于张扬接下来的创作开始期待起来了。
张扬是季老认定的学生,现在全学院的老师都已经或多或少知道了这件事了。
监考老师自然对于这样的学生也十分的好奇,也十分想要看看,他只是“纸上谈兵”的赵括,还是真正有勇有谋的廉颇。
《宵禁》这部剧创作于地球上的2012年,并获得了2013年第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