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其他类型 > 锦衣艳骨 > 第46章 对谈II

第46章 对谈II(1 / 2)

他再糊涂当下也知道,不论公信私信怕都已经石沉大海,朝廷里该是早有人接到暗信,故而晋王党派便先发制人,恶人先告状。

他九死一生到了京都,却无处可诉,刑部没有人要听他的供词,现成的供状摆在他面前,只等他哪日挨受不了便认罪伏诛。

司礼监吕潭来刑部瞧了他几回,却只瞧人不听话。但刑部的人到底起了顾忌之心,便收敛了手脚,只说审理不出案情,这才辗转将人送到了昭狱。

“他是怕了,”秦桓开口时,窗外月已开始西沉,“这供词里疏浚河道的困难阻碍,他都提得清清楚楚,左不过围绕着圩田之事左兜右转。灾民的事却寥寥一笔,不清不楚。受灾人数没有,死亡人数也没有,流民入城,流寇成患的事更是只字未提。我看锦州他也不用去了,建慈说要与海阁老重新斟酌人选是明智之举。”

秦桓默了须臾,瞥了眼案头,捡了供词又重重摔案。

钟离叹息,她收回供词搁在火炉里,眼见它灰飞烟灭,才说:“他如今即便慷慨陈词,也无异于以卵击石。他来昭狱是存了死志的,昭狱手段残忍,许多人宁愿死也不肯走进这张门。”

她侧目瞧着昏芒里的秦桓,见他眉眼隐忍,又见他愁容满面,心里微动。

这段时间的相处,让她对秦桓有了新的认识。他在她眼里曾是名满京都的风流贵子,说话孟浪得没边,做事嚣张跋扈,他关心时政也不过为了党派之争,他不知人间疾苦,更不懂世事艰难。

他曾说她像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可她觉得他才是,不过不是仙,而是个混账。

可她眼见他听闻锦州惨状时的落寞,眼见他无处可藏的愤怒。

他或许是关心秦军十三卫,关心他大哥秦修柏要再次因为流寇落入腹背受敌的困局,可他那颗高高在上的心,终究有着一触即发的柔软。

秦桓面色仍旧不佳,钟离捏起碟盘里的甜食吃了一口,说:“我师父以前就是在锦州城外饿死的。”

秦桓望了过来。

“锦州城门外是如山堆积的白骨,城门内是繁花似锦的街巷,这边的哭声逐渐被里面的欢歌笑语掩住了,因为哭是需要力气的。我在浑浑噩噩里听着那首锦州的歌谣,是称颂静妃刘氏的曲牌,真好听啊,我当时抱着奄奄一息的师父,想,她一定是神仙般的人物,与我们这群身在人间地狱的人迥然有别。”

秦桓搂住了钟离,他的胸膛燃着火,将钟离温得暖和和的。钟离贴在他的胸前,指尖触碰着那鲜活的心跳,面色如水。

“可我到了京都,进了锦衣卫,杀了许多人。那些锦衣丽服的人,他们高人一等的眼里透着轻蔑。他们的劣迹斑斑、恶名昭著在我们面前都成了高傲。是啊,这世间就是这么回事,这些人锦衣玉食,混吃等死,喝着下等人的血,吃着下等人的肉,却仍旧瞧不起他们眼中所谓的下等人。可他们的头颅滚在我脚下,血溅在污泥里,我才发现,原来他们与我们没什么不同。”

她能感到秦桓抵在她额前的嘴欲言又止,她垂手扣住秦桓微紧的指尖,说:“吕潭去了刑狱都不肯听罗晋陈情,他在昭狱的这一纸供词,要再敢胡言乱语,言辞无状,到时候不仅赈灾一事石沉大海,就连河道疏浚也要就此搁浅,岂不是事与愿违,得不偿失。放长线才能钓大鱼,急不得。”

秦桓会意,看着火炉里的灰烬,沉默少顷,才说:“他一个冬烘头脑的耿直文官,若不是有高人从旁指点,断不会这样供述,这高人可是我家的人?”

钟离没想秦桓刚缓了点情绪,便能立马想通关节,她沿着他胸膛,微微仰头,唇角微勾,说:“不是你家的。”

那卸了清冷外壳的人在这炉火微醺里,任由那摄人心魄的美一览无余,钟离外袍微乱,露出素白的束袖,她

最新小说: 娇软丫鬟上位后,禁欲王爷宠入骨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枕边规则 九狱镇界塔:从与魔女同修开始 高考后我带全家修仙 无限流第一幼崽 剑修,狗都不谈 大秦:始皇大大是我爹! 孤锋莫宁 穿越农家子,不科举,难道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