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喜欢秋天,那你究竟喜欢秋天的什么?是那份迟到的清凉吗?驱散着整个夏天的酷热和沉闷,让早已被“蒸”透了的万物能够有一丝喘息的机会;是那场细润的小雨吗?从高廓的穹顶滴落下来,滴入那干涸的土里,给予植物最后的生机,也滴入人封闭的心里,给每个人带来一份难得的惬意和冷静。
每个季节都是拥有自己的主色调的。比如春天,它的主色调就是新生婴儿般的嫩绿。依然枯黄的躯干上莫名地出现一丁点绿,人们首先感到的是诧异,诧异原来这光秃秃的死木居然还活着。“枯木逢春”之所以让人赞叹,是在于使人深刻的意识到生命是有多么的顽强;夏天的主色调也是绿,但却是一种苍莽粗犷的绿。所有植物仿佛是疯了一样,拼命的在吸收着地里的水分和养分,拼命的争抢着阳光,肆意地向四方延伸着躯干,占尽每一片空地。这个季节的植物用力过猛,充满着激情,但却缺乏一种柔协的美感;对于冬天,它的主色调肯定是白色,白雪覆盖了一切,覆盖住了一年的悲欢离合,让万物得以沉寂,也让万物得以休息。
依叶长宁老汉来说,他最喜欢的肯定是秋天的颜色。秋天的主色调是褐黄,像陈年琥珀给人带来一种说不出的圆润美感。秋天是在给万物降速,经过一夏天的疯狂“冒进”,临近秋天时上天在告诉它们要学会张弛有度,也在告诉它们是到了“交作业”的时候了。从春到夏你是否一直在辛勤劳作?秋天就是揭开那层“遮羞布”的日子。
老天是最公平的,它的土地也是最实诚的。你一年到头在土地上下过多少功夫就肯定会获得多少收获。辛劳的人会在初春施肥,后春定秧,夏季除草和浇水,每天一大早出门,直到夜深了才依依不舍地回家,他们把土地当成是自己的亲儿子一般无微不至的照顾着,所以理应在秋季获得土地最为丰厚的谢礼和最诚挚的感恩。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叶长宁老人是称职和骄傲的。以往每年的秋季都是他展示自我尊严和地位的最好时机。到了收麦那几天,全村数他家的麦子长势最好,结粒最实。而往往这个时候,那些平时下地不勤和懒散无度之人望着自己手里空空的麦壳会向他投来太多羡慕和嫉妒的目光。
儿子叶文河曾不只一次当面发牢骚,说他这个爹眼里装着的只有庄稼,从来没有人。
对此,老人不以为然。九十岁的人了,腰也驼了,腿在止不住地打颤,可即便如此,他依然会拄着那根枯木做的拐杖每天早上五点就下地里转一圈,晚饭后再去地里闲逛一圈。早已干不动农活的他,只要能看见那心心念念的庄稼杆,身上总会莫名生出一股使不完的劲来。
人能活到了这个岁数,子女们的劝阻会少了起来,只要老人还想着好好下去,那其实就比什么都强。最多只是告诫他晚上出门不要离路灯太远罢了。
这是秋天的一个夜晚,秋意凉爽!微风袭来,老人站在灯下看着那被卷入夜色的阵阵麦浪,慢慢陷入回忆中...
他们叶家向来是全村“产粮第一大户”多少年来从无敌手,除了那一年。老人在想,土地是不会骗人的,但是这世上的人却很早就学会做鬼。他依稀记得在那满村横幅的年代,村里所有人都显得特别忙,忙着“工业”,忙着排戏,忙着游街和“斗争”,但就是不忙种地。叶长宁吃肉吃的最多的时候就是在那几年。有段时间村里天天吃肉,吃完猪肉吃鸡肉,吃完鸡肉吃牛肉,吃完牛肉再吃马肉和驴肉,不出一个月,村里所有牲口就都被吃光了。吃肉干什么?当时的进步青年高鹏说:“为了削减富余!。”那吃完牲口后谁来耕地呢?高鹏又说:“要学会接听思想,农民力量无限大,我们农民自己耕地干活!”就这样,在那几年的岁月里,实诚肯干的人用自己的肩膀抗着犁在使着牛劲,偷奸耍滑的人在旁边敲锣打板“唱大戏”,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