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 第八百零六章 谁在欺瞒

第八百零六章 谁在欺瞒(3 / 4)

的麻烦?他们几个难道不知道吗?”仁曦皇太后的吼声在大殿里回荡,让本来想要出班为岑聿瑛等人辩解的彭玉林止住了脚步。

仁曦太后正说着,突然面色一变,以手按住了腹部,弯了弯腰。

彭玉林偷眼一瞧,知道仁曦太后肝气因怒发作,赶紧垂下了头,打消了替岑聿瑛等人辩解的念头。

这个时候说话,不但帮不了岑聿瑛等人,很可能还会把自己给卷进去!

大殿里的众臣似乎都有类似的想法,谁也不再说话,全都低着头,盯着脚前的地面,跪在地上的敬亲王和纯亲王更是大气不敢出。

看到众臣都不说话,仁曦太后的脸色变得铁青,她深深的喘了一口气,大声说道:“传旨!景廉免去军机大臣!开去一切差事!全体军机大臣通通罚俸半年!议政王大臣罚去亲王双俸!以儆效尤!”

听到太后宣布处罚决定,好多大臣都是一阵哆嗦。

“我身子不舒服,今儿个的朝会,就议到这儿吧!”仁曦太后瞥了同样垂着头站在众臣当中的林逸青一眼,起身由李锦泰扶着,径自去了。

林逸青虽然垂着头,但他仍然能感觉到仁曦太后望向自己的目光,心里不由得一动。

等到仁曦太后离去后,敬亲王和纯亲王方才起身,大臣们叹息着纷纷转身离了大殿。

“瀚鹏,越南的事儿,你怎么不说一句话呢?”敬亲王走到林逸青身边,颇有些责怪之意的问道。

“王爷,圣母皇太后今儿个心情不好,您也都看到了,我就是有再好的主意,这个时候说,只怕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林逸青苦笑道。

“你们都不敢说话,这下我可惨了!”敬亲王顿足道,“越南的事儿,可大可小,这要办不好,咱们大伙儿只怕都没有安生日子过了!”

“王爷勿忧,适才郭大人的办法其实就挺好的,我的想法也和郭大人差不多,刚刚皇太后并没有说郭大人的办法不行,就等于是赞同郭大人了。”林逸青知道敬亲王是想要知道自己的看法,微笑着说道,“有机会的话,我再帮郭大人说几句,为王爷讨个旨意。这事儿也就办了。”

听到林逸青说自己的想法和郭筠仙一样,敬亲王放下心来,这时他看到有太监走动,便不再说话。只是向林逸青点了点头,便自去了。

林逸青回到家中,和岛津洋子说了朝会的情形,岛津洋子微微一笑,说道:“看来。乾国‘外重内轻’之局,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了,所以皇太后才会如此的动怒。”

“好一个‘外重内轻’,洋子果然厉害,可谓一针见血。”林逸青听到岛津洋子一句话便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不由得赞叹起来。

在总结前代或历代中央地方关系的得失时,中土史学家常用轻重、干枝、首尾等关系作比喻。所谓“内”,指的是中央政府及中央集权,“外”则是地方政府或地方分权。在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分权偏重的时候。就被称为外重内轻,反之则为内重外轻。外重内轻可能引发割据分裂的局面,促使统一王朝走向瓦解,是瀚、瑭两代的教训;内重外轻虽无割据之忧,却使地方失去绥靖御侮能力,在内忧外患交加的情况下,就有导致亡国的危险,这是梥、眀两代的结果。因此古代政治家所追求的理想目标是轻重相维,也就是在中央集权的前提下,使地方有适度的分权。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轻重相维是一种不稳定的平衡状态。一旦处置失当。就会失去平衡,不是向外重内轻滑坡,就是向内重外轻倾斜。因此在古代历史上总是循环不已,周而复始。当然每一个循环都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吸取前代教训以后的改进或提高。

除了以内外作比喻,中央地方关系还可称为

最新小说: 五代风华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状元郎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神话版三国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