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都市言情 > 大穿越神戒 > 第103章 拼音

第103章 拼音(3 / 4)

忽然有两人走了进来,林南不禁有些奇怪,不知两人到底是谁,怎么不待通明就走了进来,然而蔡琰却是很高兴,迅速的起身迎了上去。

“不知两位兄长大驾光临,小妹有失远迎,还望两位兄长莫要见怪。”蔡琰笑着说道。

这时,二人也连忙还礼。其中一人笑道:“妹妹太客气了,我二人常来,若总出去迎接,即使妹妹不闲烦,我等也烦了。”

林南也赶紧起身,对二人施了一礼。

蔡琰便赶忙介绍道:“这位是父亲在弘农时的弟子,辽东的林南林子扬。”

一听说林南林子扬的名字,那二人便赶紧过来施礼作揖。

而蔡琰又接着介绍那二人道:“这二位是父亲在洛阳的弟子,当然,也可以说不是弟子,呵呵,这位是钟繇钟元常,这位是王粲王仲宣。”

原来这两位竟是大名鼎鼎的钟繇和王粲,林南赶紧还礼打躬,同时也仔细的打量着二人。

钟繇相貌俊美,英伟不凡,而王粲却很是丑陋,并且瘦弱不堪。如此一对比,林南便很难相信这就是有“建安七子”之称的王粲,就是与孔融、陈琳、徐干等人齐名的王粲了,但面对现实,林南还是认同了,只是不知道那个有名的庞统和他比起来会怎么样。

几人见礼已毕,又落座攀谈起来。

钟繇首先开口说道:“近日常闻子扬大才,如今终于相见,幸会,幸会。”

林南赶忙客气道:“两位仁兄的大名,南也是早有耳闻。”

这时蔡琰笑着说道:“你们可别客套了,净说些没用的,对了,远常哥哥,仲宣哥哥,今日正好子扬哥哥也在,不如我们就来探讨诗文吧?”

钟繇笑道:“我倒无妨,不知子扬以为如何?”

林南一愣,摇头道:“在下只会格律诗。”

“何谓格律诗?”三人听到这个名字都很惊奇。

于是林南便开始卖弄道:“所谓格律诗,是以区别于长篇古南而言,格律诗的一般篇幅都比较短小,多为四句或者八句,四句之格律诗,吾名之曰绝句,八句之格律诗,吾名之曰律诗。而如果从每一句诗的字数上来看,格律诗又可以分为五言格律诗和七言格律诗。

格律诗的框架,无非是起承转合而已。对于绝句,首句起,次句承,再次转,最后合。而对于律诗而言,我把两句合在一起,命名为联。所以,律诗的第一二两句为首联,起;第三四句为颔联,承;第五六句为颈联,转;第七八句为尾联,合。

然而,对于格律诗而言,不仅要有起承转合的框架,还要具备这样的几个要素,即:压韵、平仄、对仗和粘对。

对于格律诗,我主张一律压平声韵,这里涉及到了声调,我一会再给大家说吧。而其本身的平仄也要有固定的模式,颔联和颈联要对仗。同时,诗中同一联中两句,平仄形式要相反,即为对;而上一联的末句要与下一联的首句平仄格式相同,即为粘。

所以,对于格律诗,我也只是一个尝试,因为规矩颇多,做起来还有些难。并且,对于压韵和平仄,我还是从海外学来的呢。”

众人一听林南说从海外学的一些东西,便忙问其故。

林南答道:“吾游学至幽州涿县,遇到一个海外商人,从他那里,我学到了海外一名罗马帝国的国家的一些音标,就是标注文字发音的字母,于是,我便想为我大汉文字制定一套拼音方法,我把拼音分成声母和韵母两种,让它们相互组合来表示汉字的发音,同时,在辅以声调,声调者,声音之高低也。我把声调分成五类,即:轻声,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其中,阴平和阳平为平声韵,上声和去声为仄声韵。这

最新小说: 同时穿越:怎么都在跟主角作对? 逃荒有空间,嫁绝嗣糙汉一胎多宝 毛茸茸玛丽苏的日常 修罗铠甲弱?那是你们正气不够! 斗罗:唐三都起飞了,我才来 青君 维度魔神的聊天群 绝世:霍雨浩妹妹杀疯了斗罗大陆 七零:女配觉醒,高冷医官有点宠 逃婚农女娇软,深陷五兄弟修罗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