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南儿如今已是声名鹊起,连管幼安等人亦是推崇备至,有徒如此,吾心甚慰。”
林南忙道:“老师过誉了,您可一向安好?妹妹可好?”
蔡邕笑道:“老夫的身子骨还好,琰儿也好,老你挂念了。”
林南道:“老师客气了,学生此来,是有求于老师啊。”
蔡邕一脸和气的道:“呵呵,南儿,需要老夫帮你做什么,你尽管直说,老夫必会竭尽全力。”
二人正说着,却见一少女从后堂走了出来,只见这少女中等身材,穿着一身淡黄色衣裙,年纪也就十三四岁左右,一路走来,婷婷袅袅,环佩叮当,等到近前仔细一看,但见细眉纤巧,凤眼幽幽,脸似满月,口如樱桃,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婉转,大度优雅,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让人不由得观之可亲,见之忘俗。
那少女对林南施了一礼说道:“林世兄远来辛苦,请恕小妹迟来迎接之罪,世兄一向可好?”
林南想这少女一定就是蔡琰蔡文姬了,便赶紧还礼说道:“多谢妹妹挂念,南一向安好,想不到数年未见,妹妹竟已出落得如此美丽,兄竟有些认不出了,失礼之处,还望妹妹见谅。”
蔡琰笑道:“世兄说笑了,世兄最近可是声名远播呀,都说世兄有志北抗匈奴,小妹佩服万分,且还听闻世兄竟与大贤管幼安论交为友,这更让小妹神往了,想不到世兄今日竟登门而来,真是天公助我,小妹可以旦夕向世兄讨教了。”
林南此时离蔡琰很近,闻着从蔡琰身上传来的阵阵香气,听着从蔡琰口中发出的那黄莺出谷般的美妙音乐,不由得骨头都快酥了,心里竟有些飘飘然了,正当林南感觉如坐云端的时候,蔡琰的一句“讨教”差点没让林南从云彩上掉下来。
这还得了,讨教也就罢了,还要旦夕讨教,我还干不干正事了,这还让不让我活了,林南不由得心头一阵发冷,最难消受美人恩呀,于是,林南便赶紧推辞道:“妹妹说笑了,讨教二字可不敢当,天下谁不知道,妹妹的才学可是在我等之上啊,一说起来就让我等倍感惭愧啊。”说完,林南还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蔡琰笑着说道:“世兄过谦了。”
见二人说起来没完,蔡邕便不满意的说道:“子扬呀,这几位是谁呀,你也不给我引荐引荐,光顾着琰儿了。”
一听蔡邕这么说,林南心里知道,坏了,老头儿不满了,重色轻友了,便马上止住了说笑,蔡琰也不由得吐了吐舌头,于是,林南赶紧给蔡邕和众人赔礼,并一一把众人介绍给了蔡家父女。
蔡邕见林南手下谋臣勇将齐备,不由得若有所思,片刻之后,才悠悠说道:“子扬远来,一路辛苦,可歇息一日,凡事可明日再议,房舍住处我已准备妥当,木伯,你带子扬下去休息。”说着便招呼管家,又转身对蔡琰道:“你不许去打扰子扬,干自己的事儿去。”
蔡琰一听爹爹这么说,便“哼”的一声跺了跺脚,扭头跑了。
于是,林南一行人便开始安置东西,赶了这么多天的路,林南等人也确实累了,只有典韦和管亥到是感觉很轻松,象没事的人一样。
次日一早,吃完早饭,蔡邕便去上朝了,而林南等人,便在客厅陪着蔡琰说话,看到蔡琰,林南不觉得暗暗佩服老师的家教,因为昨天,蔡琰确实是一整天都没有去打扰林南,这让林南很郁闷,本来做好准备等着蔡大小姐大驾光临呢,谁知竟白等了一天。
只听蔡琰道:“子扬哥哥今天可有什么事情?”
林南想了想说道:“并没有什么事情,一会儿想到街上走走,见识一下皇城的南貌,妹妹有什么事情吗?”
蔡琰正待说话,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