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玄幻魔法 > M君的相亲小记 > 第162章 第十三次相亲77

第162章 第十三次相亲77(2 / 2)

是当时的宫廷乐队主管。

五岁的孩子能拉出一手好琴,算不算是天才呢?

算。

不论他爹是谁,都算。

但是。

如果他的父亲是一个马夫,或者农民,再或者是一位大富翁,那么他就算有旷古烁今的音乐才华,也不可能在五岁就被人发掘出来。

就像和氏璧再珍贵,也得遇到识货的人。和氏被砍掉脚就是前车之鉴。

但是,成功宝典里不会说这些。

几乎所有的成功宝典都有一个通病,就是不讲全事实的真相,也不探寻事件的前因后果,就是掐头去尾的描述一件似是而非的事。

就好像那句被歪解很多年的“以德报怨”。

这四个字确实是《论语》里的原文。

可是孔子的意思并不是人要“以德报怨”,原文的意思是要“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就像是西方人说出“以血还血,以牙还牙”。可以说在对待敌人的问题上,古代东西方人在精神内核上是高度趋于一致的。

当然二者还存在细微的差别。对敌自是都如秋风扫落叶一样冷酷无情。

但西方大都是出于对敌人的愤恨。比如:罗马帝国彻底抹除迦太基城,把幸存的迦太基人都变为奴隶。

而东方则是出于“以德报怨,以何报德”的公平正义原则来处理敌人,目的不是报复敌人,而是教化所有人,促使人们尽可能善良不作恶。

比如:朱明帝国惩治出卖南宋朝廷的泉州色目商贾,让这些人男的代代为奴,女的世世为娼。后来的满清帝国延续了这一政策,直到乾隆时代才撤销这道处罚令。

这件事的象征意义极大。而盛极一时,势力达到极大领域的满清大帝国也自此开始走下坡路,一日不如一日,走向没落与灭亡。

究其原因,无非是乾隆赦免这些罪人,反应出朝野上下已经混淆了“忠恕之道”与“奖惩不明”的界线,以罔纵罪人为宽厚仁德,使律法失去了教化百姓,移风易俗的核心功能,从威严赫赫的国家名器,成了一纸空文。

由此,满清帝国自乾隆开始就辉煌不再,再也不是纵横四海的宝船,而是回天乏术,只是苟延残喘,得过且过的破船。

可以说,早在西方强盗冲进大清国烧杀抢掠前,大清盛世就已经是明日黄花了。

不知道最初曲解原文的人是出于何种原因阉割出一句“以德报怨”来。

(本章完)

最新小说: 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混江湖的谁谈恋爱啊 为师教你们的都是真东西啊 什么卡崩副本?我在正常玩游戏啊 鲸落封神 为父只想静静看着你长生 太平令 透支未来,修出个绝世武神 晦朔光年 沼泽领主:我有情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