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褚一行继续往东南行。
历史的车轮转至此处,因为自己到来偏离了多少,许褚不清楚。所以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许褚已然难以准确判断了。
关于扬州的内部情况的探讨,近来已被提到议事日程里,而关于庐江郡,许褚当时脑袋里冒出的头一个名字便是周瑜。
周瑜,庐江舒县人。舒县周氏,兴起于章帝时期,周氏家主周荣入京担任尚书令,后又数为郡守;周荣之孙周景,更是因为桓帝死后定策立灵帝成为‘从龙功臣’,担任过三公中的司空、太尉等职。由周景开始,周氏正式成为庐江第一大族,景有三子,长子名崇,中子名名忠,三子名异,因为父亲周景的余荫,皆任显职。
周瑜便是数任三公的周景之孙,周异之子。
此间情报,是郭嘉告诉许褚的。关于庐江的概况,郭嘉与戏忠先前已经花时间了解过。庐江郡中数得上号的世家,似乎就只有周瑜的家族。
“周忠、其子周晖现在洛阳,周异与其子周瑜在家中。”
郭嘉如数家珍般将周氏一族的情况介绍给众人听,继而向前方远眺,拍手道:“总算是到庐江郡界了!”
但见郡界处,庐江郡府吏员们早已等候多时。
从庐江郡东的舒县到郡西北的蓼县附近迎候许褚,不得不说郡吏们很幸苦。迎接长吏,最怕错过时间。因此这些郡吏,肯定许多天前就来到了蓼县,并且还不敢住在蓼县县城,只能在县外的乡中野亭等候,蓼县县城与郡界有十几里地,一旦没有等到,此前的功夫全都白费。所以当许褚一行人见到这群郡吏的时候,他们虽然有打理过仪容,但还是透着一些狼狈。
郡吏们皆黑衣高冠,捧慧相迎。‘慧’即是扫帚,捧着扫帚迎接新任长官,是时下的风气。
许褚不敢怠慢,下令部队停下,下了马,带着戏忠、郭嘉、费良三个文人与庐江郡的这些官员们相见。
只见两个人排众而出,显然是众吏之首。
关于陆康的任命,朝廷在拜许褚为庐江太守之后不久就出来了,即取代近年身体不好的豫章太守周术为新任豫章太守。
豫章就在庐江以南,与庐江同为扬州六郡之一。这个调动,也算是让身为扬州吴县人的陆康比较能接受了吧。
先前许褚了解过,陆康门下有两个人最受重用,一个是郡功曹张允,一个是郡主簿谢贞。应该就是越众而出的此二人。
一通姓名,果然如此。张允向许褚躬身行礼,道:“下吏在此恭候君侯多时,万幸没有错过。”
许褚笑道:“卿等辛苦了。”
庐江本郡人才凋零,是以郡府提拔的右吏多为州中名士。张允出自吴郡吴县张氏,是吴县四大家族顾、陆、朱、张中的张姓,他本人不仅出身本州望族,历来亦有礼待接济士人的美名。
比起张允,谢贞也不遑多让。谢贞是会稽人,谢姓与虞、魏、孔三姓并称为会稽四姓,族中多有才俊在扬州郡县任职。
故而若非许褚风头正劲,张允与谢贞难免就会因为门第之见轻视许褚,也不会大老远跑到庐江郡界来迎接许褚上任了。
张允看见许褚身后的大队人马绵延不绝,不禁叹道:“陆公在庐江为郡守将近二十年,治下兵马也无有君侯部曲之雄壮。”
啥,二十年!
许褚转脸去看郭嘉,郭嘉点点头,接话道:“光和年间,庐江人黄穰联合‘江夏蛮’,聚众十万反抗朝廷,庐江郡四县陷落,因而先帝拜陆季宁为庐江太守镇压叛乱。”
陆康,字季宁,年齿已过五旬。按照郭嘉所说,陆康在四十岁不到的时候来到庐江当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