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山被天火点燃,花草树木在熊熊燃烧,飞禽走兽东奔西窜,叫着逃命。它不觉掉下了眼泪,心想,取蒲团事小,眼下最要紧的是救火!
三青鸟不顾烈火烧身一头栽进山下的溪水中。它口中吸满了水,浑身沾满了水,忙飞到空中,把口中和身上的水吐洒到山上,想将烈火扑灭。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撒呀撒呀,火还是没有熄灭。但它毫不气馁,仍然不停地来回浴水灭火。
王母在瑶池边上左等右等,不见青鸟到来,估计出了乱子,实在放心不下,就亲自驾云返回三危山。当她看到三青鸟只顾吃力地滴水灭火,心生怜悯,便上前慰问:“三青鸟,你们仿效精卫师姐来灭火,精神可敬可佩。”
三青鸟没有回答西王母,又急忙去浴水扑火。
西王母对身旁金童玉女说:“水火无情,这儿毁了,我们还可以搬到瑶池去住,那里景色赛过这儿呢。”
王母使出法力,降下暴雨,顷刻之间把大火扑灭了。三危山经这次大火焚烧以后,就光秃秃地寸草不生了。王母也只得搬到瑶池去住,从此,三危山再也看不到三青鸟的影子了。
老子为众生肖讲过三青鸟的故事,继续东行,前方山丘间又座立一排五尺来高木制小庙,庙内各书写雷神及诸天龙王,四海龙王,五方龙王诸神,及门神、财神,灶神、土地诸神等。
继续前行。辗转爬山,最后到了三危山主峰顶。站在三危山顶峰,举目远望,便可俯视鸣沙山东麓崖壁(莫高崖壁)全景。行至最东边一块空地处,但见其中心突然冒出一缕紫气,向周边扩散,如同仙境。老子对众生肖言道:“今晨我等与迦叶、阿难所见山腰间缭绕的紫气,便是从此地始出。此地既无草木人烟,僻静异常。若在此筑房修行也是理想之地。”
说话见,正有两位苗人在此路过,就插言道:“先生果真在此地筑房,我家便有木料柴草可用,只给少许银钱便可。”
老子道:“你家离此地多远?”
苗人道:“就在山下宕泉附近,我俩可即刻回去,招人将木料柴草运来。”
老子道:“那我等登山已乏,今晚便在此歇息。待明日你将将木料柴草运来,筑一草屋,可多住时日。”
入夜,一轮明月从三危山东端升起,众生肖围定老子赏月。老子叹道:“不知此时那迦叶与阿难是否也在赏月。”灰鼠问老子道:“那迦叶与阿难今晨明明看见此山紫气,却要说佛光,师傅与佛陀平辈,为何不与之明辨?”
老子道:“善者不辩,辩者不善。那迦叶与阿难不能不知。”
青牛道:“师傅言是说,好辩论,好口舌斗诤的人,不是善者。我最早听师傅讲过佛陀故事,是佛经记载释迦牟尼的一件事:有一次一个人对佛陀大声辱骂,非常无礼,然而佛陀均始终保持沉默,不加反驳。事后一位弟子就忍不住问佛陀,刚才有人骂您,您为什么都相应不理,不回一句话呢?佛陀这时反问弟子说:如果有人送礼给你,而你不愿接受,那么这些礼物要怎样处理呢?弟子说:这时送礼的人就会把礼物带回去。佛陀说:对,如果有人骂你,你保持静默,不加反驳,那么这些骂人的话无疑的就由骂人者自行收回。因此有时候沉默乃是最好的抗议。”
老子道:“我等不再言佛家之事。”
第二人清晨,雄鸡报晓三危山,老子与生肖众刚刚醒来,就见一内地打扮的中年男人走上山来,后面还跟一群人,皆三苗装扮,每人肩上皆扛有木料或柴草。那内地打扮的中年男人见到老子,双膝跪于老子面前,口称:“师爷。”
老子道:“你我并不相识,为何称我师爷?”
那人道:“我乃庚桑楚新收弟子南荣趎,先生即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