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猴道:“寻求一种人生的自然之道,把人的成长与生长接近于自然的成长,便是师傅要追求的天道人生。”雄鸡道:“众人都会觉得,生活本来就是这样,而不是有这么多的不公,不平,不忿,不可理解。”黄狗道“人之所以不快乐,不幸福,就是因为不懂得顺应自然天道的生活法则,而一味的强调弱肉强食的自然竞争法则。”胖猪道:“虽然自然中有一种竞争的法则,可他们中更有一种共存的法则,而作为四大中的人,便要在占据了完全的竞争优势之后去寻找一种共处的法则。这便是师傅道法自然的最终目的。”
老子对月氏老道:“生肖所释,大体符合德经之意。人类不能只知道竞争法则而不知道共处法则。否则如此下去,贪心不足,挑天斗地,试图逆天改地,与天道自然为敌,最后必然带来人类的毁灭灾难,人与人之间的一次次大屠杀,不正是天道对人的一种小惩吗?挑起他们相互屠杀的东西又是什么呢?以前的屠杀是小屠杀,随着惩处的加大,一直到近代,人们如果还不能体原天道共处的法则之重要,依然摆出一付贪心不足,挑天斗地,试图逆天改地,与天道自然为敌的模样。再如尊黑水国之都城,极有可能两度沉浮,其中道之所为,是值得很好思索的,”
月氏老道:“听先生与众生肖所言所释,令我顿开茅塞。今实不相瞒,我乃黑水国现任国君月氏王,恳请先生及生肖弟子明日能进驻我黑水国,多住时日,将道德经全部传授与我等。”
老子笑道:“老翁早已猜出你是月氏王,便依你盛情,明日去你黑水国。”月氏王作揖致谢,骑彪马星夜下山。
第二日清晨,月氏王亲自带领那十人骑彪马来到山上,接老子下山,去往黑水国。
自老子一行离开和黎山后,历代都有不少文人墨客游览之后留诗留词,清代诗人任万年曾题诗曰:
多年古寺创山隈,松柏葱茏傍雪开。
挂壁晴霞遮梵刹,漫天晓露湿苍苔。
流泉滚滚穿花径,野树离离护石台。
老子谈经宫在顶,四时唯见瑞云来。
诗中所言古寺,即云游的天竺僧人出资所建的东山寺。诗中所言谈经宫,即老子当年住过的岩洞,如今被称作“老君洞”。洞壁上有老子的塑像。所谓的“甘州八景”之又一景“流沙仙踪”,便是由此而出。此是后话,不提。
再说老子与众生肖下山去往的黑水国,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张掖城西二十里处,黑河从其旁静静流过。黑河也称“弱水”发源于祁连山,是河西走廊一条较大河流。因发洪时挟带黑沙滚滚而来,故而得名黑河。自古黑河水量充足,是河西先民农田灌溉的主要水源。早在春秋前两千多年,就有一个庞大的原始部落月氏族,在这里生息繁衍。他们以农业、畜牧业和渔猎为生。当时,这里的工匠已经能打造出各类精致的玉石器,以满足不断丰富的生产、生活需要。据说,居住在黑水国的月氏部落从遥远的中亚一带运来了美丽的绿松石,加工成精美的装饰品,供妇女佩带。因此,这个部落应该是“玉石之路”的最早使者之一。一千后,这里划疆为“小月支国”,当地民众称之为“老甘州”或“黑水国”。但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生产活动的不断加剧,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黑水国内的湖泊、水井,相继渐干涸,形成了一块巨大的川地。如此一来,张掖最早的月氏族先民,无可奈何地走出了黑水国,这里第一次沦为绿洲中的沙漠。
此后,又经历了五百年,黑水国恢复了植被,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生态环境,月氏族第二次走入了黑水国。但到春秋末期,这里又受到沙浪的袭击,黑水国古城,已被掩埋大半,大有将人们再度赶出的趋势。黑水国月氏王不得不另寻新地,建造新城。为保平安,便四处请高人勘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