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岩洞,老子环顾四周,不禁赞叹道:“此山林峦奇秀,山崖间石窟挂壁,峰顶松柏葱茏,晨云晓露,流泉花溪,真乃世外仙山!”
蟒蛇见老子对此山兴浓,就问老子道:“师傅,我等今晚在此岩洞中过夜如何?”见还在沉思不语,灰鼠帮腔道:“莫如师傅在此地开一道场,向山下居民讲经传道时日如何?”胖猪道:“我看不妥。再此地开道场,除我等生肖外,何人能跋山涉水前来。”
这时,一直在老子身旁不语的月氏老言道:“听经问道之人不必犯难,就我黑水国一呼便有百应。”
老子对月氏老道:“既然如此,我等今晚便在此岩洞中过夜,并多住时日,从明日开始讲经传道。不过,你黑水国除你之外,再限十人前来。”月氏老向老子作揖道:“多谢先生赏识,我明日一早便带十人前来聆听先生讲经传道。”言罢,骑彪马下山去了。
第二日清晨,雄鸡报晓合黎山,朝霞满天。月氏老果然带领十人骑彪马来到山上。那十人也不言语,任听月氏老呼唤,在山顶岩洞旁中搭建了道台。此后,一连多日,每逢老子讲经传道,月氏老都同那十人到场聆听。
这日,老子在道台传道回到岩洞住处后,正在与生肖说笑。不料那月氏老下山后,让那十人回黑水国,又骑彪马独自返回山顶,进入岩洞中拜访,问道至深夜,谈论最多的是道法自然。月氏老道:“连日听先生讲经授道,受益匪浅。请问先生,道为何?能否再明示?”老子道:“我送你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见月氏老不甚理解,老子道:“看你对此似乎有些疑惑,你既然懂得生肖兽语,就让我生肖弟子释之与你,如何?”月氏老谦恭道:“我当学而不厌。”
于是,灰鼠道:“师傅是言:万物形成之时,还在天地形成之前,无声无响,空虚无形,独一无二,往复运行不止,可以说是天地形成的本源,是孕育天地的母亲,我不知道称他为什么,只好认为这就是‘道’,再勉强认为他是广大无边的大,大到似乎不存在,不存在感觉着遥远,如此遥远又似乎就在眼前。因此,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在我们认知的四大中,人也是一大,人存在于地,地存在于天,天存在道中,而道的运行则是依照着自然法则。”青牛道:“师傅在道德经虽然开章就说,‘道可道,非常道!’但从这一章里面,我还是能深深感觉到师傅悟道的那份执著,决对不是那种无为而为的做法一样,从这里我也似乎感觉到,师傅对悟道的时候感觉着道的无法清晰感知,只有感知自然去感知道。”金虎道:“师傅这一章站于人大之立场,引申到道的大。似乎让我们知道,自已所做的一切,就是把人的大融合到天的大中去。”玉兔道:“人心不足,人一切以自己为中心,仿佛自已就是天父地母,切不知道自已只不过是天地中一个物体,渺小到不能再渺小。”乌龙道:“人类用尽心智强自作大,其实也只不过是自己脑中形成的世界,不合自然之数,只不过是大自然中的一些不正常现象。”蟒蛇道:“人类的灭亡与否一点也改变不了天地运行,道的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就算这一片天地没有了,他依然可以孕育出另一片天地。”红马道:“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此四大,其中道大,天大,地大那是乾坤中不同争论的事实。而人大,则是指人心之大,人心为什么大,只是在地上的所有万物中,他有一种凌架其上的物种优越感。白羊道:“师傅做学问也是离不开人心,他想把人渡到效法自然运作,这也算是一种对人类的一种爱,对天道的一种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