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女生小说 > 一朝崇野一朝歌 > 第五十九章 渡河东临

第五十九章 渡河东临(2 / 3)

“哇哦,那是在制盐吗?”绿荟忍不住欢呼出声。

“那是碱,不是盐,冬天捞碱,夏天才晒盐!”船家好心地纠正了绿荟的错误。

其他三人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绿荟也不好意思地呵呵一笑,觉得自己顿时像个刚进大城市的农村娃。以前上学时就学过这个原理,这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差异所导致的。

古代人的智慧从来就不比现代人差,很多原理他们都懂,只是没有系统地有章有序地归纳出来罢了。而在东漓,这已经是多年以前研究的一个主题了,算是归纳进浮力的研究,这方面的知识早已在民众中普及开来。只是这么壮观的制碱场面确实让她惊叹不已,一时没反应过来。

这个地方临近离河的入海口,加上日光充足,很适合引海煮盐,是崇野王朝盐产量最大的一个盐场之一,其产生的盐税甚至占据了整个崇野王朝很大一部分的财政收入。此时的食盐和中国古代一样被官府垄断,只有官府授权的盐商可以贩盐,其他人都不可以,否则就以贩卖私盐罪定夺。

在船家的讲解下,绿荟对这个地方有了更多的认识。对于东漓,她是越来越好奇了,西旬是激进的,俞凉是有容乃大的,北弋是旖旎的,那么东漓又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她似乎已经忘记了自己到东漓只是来过渡的,南稹才是她的目的地。

船慢慢地靠了岸,绿荟等人登上了码头。虽然天色还早,可是辛勤的人民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工作,河面上是隐隐卓卓的船只在航行,岸上是正在捞碱的盐户们(制盐捞碱都是盐户的工作),一派祥和的景象。还有两三天就是春节了,想不到这个时候的人们还在辛勤劳作着,而这并不是一个多劳多得的社会,绿荟突然替他们心酸起来。

出于好奇,绿荟她们还是走向了不远处的盐田。寒风吹来,突然有一种风都是涩的的感觉。

制盐和制碱的工序有部分是相同的,例如开始的工序均为海水制卤(具体为引海水进盐田浇沙,晒干后再浇,如此循环,再把沙子聚拢起来到过滤池,用海水浇盐,从而滤出沙子上的盐分),然后就是用灶火煮盐,水分蒸发掉,粗盐晶体析出,而制碱则只要等温度下降毒一定程度,池中的卤水就会自然地析出纯碱晶体。仿佛参观一样,绿荟等人观看了盐户们每一道工序的操作,大体上都能看明白,只是有一个环节有点不理解。

每次卤水制成后,总会有别的相关人员(非盐户)用竹筒盛一部分的卤水,然后往卤水中放入莲子,观察一会后就会在随身携带的本子上记录。

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应该是在估算卤水的浓度。绿荟以前曾经听说过古人测浓度的方法,用鸭蛋就可以测,蛋浮为浓,蛋沉为淡。方法很简单,却能大致知道所要测试液体的浓度如何。

那么这里用莲子测卤也是这样吗?经过反复观看对比,原来他们是根据莲子的在卤水中的形状来更精准地判断卤水的浓度,如果莲子在卤水中成横躺形,那么卤水浓度很高,如果莲子成垂直形,那么卤水次浓,如果莲子沉而不浮,那么卤水稀薄不良。这个方法已经成为东漓制盐测卤的最新方法,想比之前用多颗莲子测试已经是有所简化和改良。这都是一步步研究的结果。听说东漓近几年还在计划制造出能精准计算卤水浓度的仪器,那又将会是在物派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绿荟联想到了现代的密度计,只是没想到文明落后几百年的东漓步调竟然这么快,如果真的制造出来了那可是无可限量的丰功伟绩。东漓,果然是个神一样的国度。

这边绿荟越想越是神采飞扬,而一旁的盐户则是愁眉紧锁。待那个测卤的人走后,绿荟八卦地问了一下盐户们这些人的来历。

原来这些是官府派来的

最新小说: 猫又不想让二传知道喜欢的是他的托球 阶上春漪 娇蛮摘月亮 祖传玉佩送老公了! 玩家角色扮演卡[无限] 公主今天想篡位了吗 位面小卖部经营日常 怀崽王爷住进我的空调房 [火影]佐樱黑穿越成春野樱 喜欢太监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