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大国崛起1857 > 第七百零三节 顺化战役(2)

第七百零三节 顺化战役(2)(2 / 3)

,此时国内政局不是很稳,因为茹费理这个倒霉的家伙,和历史上一样,成功倒台了。

这还是海防战役时候的事情了,当时海防战役虽然是法军主动撤退,但法国国内依然将其视作一场大败,因为法军不止让出了海防,在之前的一系列战斗中,都不断的后撤,从胜保撤到河内,从鸿基撤到海防,最后河内也好,海防也好,又都放弃了。

所以海防的丢失,只是一个导火索,一个让茹费理内阁倒台的导火索而已。

当时海防失守的消息传到法国,法国的爱国群众们马上就愤怒了。

巴黎街头开始骚动,1870年战败的阴影重新浮现,仿佛阿提拉的幽灵。

大作家莱昂·都德描述道:“中国軍队似乎已经开始准备包围巴黎城了。”

当天下午,激进共和派议员克列孟梭在众议院对内阁总理茹费里怒吼道:“我们再也不认识您了,我们不想再认识您了!”

茹费里政府随即垮台。

丢掉阿尔萨斯和洛林十五年之后,在法兰西帝国的意识中,除德国之外又产生一个新的野蛮形象——应该趁早征服这些“黄种人”。

茹费理政府的垮台,在中国的历史教科书中连篇累牍,好像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一样,可是在大明的报纸上仅仅是随便提了一笔,因为在真实的历史中,法国内阁垮台,真的算不上什么新闻,至于战败,那不过是一个理由罢了,法国内阁倒台的原因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政治斗争。

普法战争之后,第三共和国建立,可是这个共和国中派系林立,麦克马洪那样的保皇党都可以当总统,可见政治思想之混乱。贯穿整个第三共和国时代,政坛上始终活跃着各种派系,保皇党、社会党、共和党,温和派、激进派,甚至天主教会也掺乎期间。

如此复杂和混乱的状态,让任何派系上台,都不可能做的安稳。

即便茹费理不因战争而下台,他也会因为各种其他千奇百怪的问题而下台,因为始终有人想要他下台。

从第三共和国建立的1871年,到茹费理下台的1885年,法国总共经历了十七任总理,平均任期还不到一年。

第一任总理朱尔·阿曼德·斯坦尼斯拉斯·杜弗尔,从1871年2月到1873年5月,担任总理一职,他是独立人士,属于温和共和派。第二任是布罗伊公爵,从1873年5月做到了1874年5月,显然这个公爵是一个保皇党。第三任是欧内斯特·库尔托·德西塞,从1874年5月做到1875年3月,他是独立人士。第四任是路易·布菲,保皇党。第五任又是朱尔·阿曼德·斯坦尼斯拉斯·杜弗尔。第六任朱尔·西蒙,属左派共和。第七任又是布罗伊公爵。第八任加伊坦·德·罗切布埃尔是保守主义者。第九任还是朱尔·阿曼德·斯坦尼斯拉斯·杜弗尔。第十任威廉·亨利·沃丁顿是温和共和派。第十一任夏尔·德·弗雷西内是共和机会主义者。

第十二任,就到了茹费理上台了,此时是1880年,当了一年时间。茹费理再一次当政就到了第十七任的时候了,这一次他从1883年当到了1885,显然已经算长的了。正因为他当的时间太长了,而不是他当的不够好,所以才被反对派哄下了台。

这就是第三共和国政治的常态,比后世的日本政坛还乱。好的地方是,经过几十年的革命,建立共和国,推翻共和国,建立帝国,推翻帝国等等政治大事件之后,法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以成为欧洲二流强国的代价,将自己的政治进化到了混乱却能保持平衡的境界。

总理随便换,但政府却始终能保持稳定,这也算是特色了,犹如后世的泰国,政变不时的玩一个,但从不会天下

最新小说: 这王是非当不可吗 人在大唐,父慈子孝 圣心双雄 战国生存指南 老朱家的瓜,好吃难消化! 袁术:我真不是大汉忠臣 万历明君 寒门枭主 明渣的逆袭 王猛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