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大汉之全球攻略 > 【第十八章 李陵碑,血战轮台(上)】

【第十八章 李陵碑,血战轮台(上)】(2 / 5)

于甘州要多承担一个军团的善后抚恤工作,这对于地方行政系统可是不小的负担。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甘州的州牧及州尉、州丞等一干文臣们被大月州反叛一事逼的狠了,想赶紧帮着军队把叛乱平息的态度。毕竟一旦战事不利,月氏叛军往东,第一个遭殃的就是甘州。

以上种种,使得甘、肃两州军队的求战心是不容置疑的,但因为这三个军团长的年纪有点低,年龄最大的是司徒功,四十岁,从军二十二年。最年轻的是英奇,三十岁,从军才十二年。

三个人都没有从正规军校毕业的履历,是从基层小兵升起来的。而且他们三人,只有司徒功在任军团长前是上校军衔,其他两人原本都是中校,只是为了担任军团长,所以给他们破格提升了一级军衔。

没有军校毕业履历,军衔又低,这在军中代表了没有足够的资历和威望,没有资历和威望,更可怕的是他们才接任军团长不足半年……种种条件限制,只说明一件事,那就是他们还没有培养出属于自己的参谋团队,也就是说,他们对自己手下的部队掌控力还很不足---这也是现在伍川、杜蔚等人认为甘、肃两州军队战斗力普遍不足的最重要原因。

所有人都知道,掌控力不足导致战斗力不行,这件事并不能怪司徒功、杜善和英奇三人,谁让之前的军团长秦文广、祁漫、查簧三人把军队都打光了不说,在关键时刻,还将参谋部当警卫部使,结果让那些参谋人员尽数战死,一个都没活着回来呢?!

当然,如果那些参谋人员有幸存的,估计也轮不到他们三个来当军团长。真不知这对于他们三人来说是幸还是不幸!

……

益公将三人扫视一圈,三个军团长都带着激动的神情站在面前。

益公心里微微叹息,还是太年轻了。而且没有统帅大军的经验,为将者需喜怒不形于色,可看看他们,一个个都像面见长者一样激动,特别是那杜善,激动的全身都在发抖,垂放在大腿边的手使劲攥着裤沿,像是要晕过去一样,这样的人怎能当统兵大将独当一面?

可益公也只能心里微微腹诽罢了。在提拔之前,也就司徒功是镇帅,算是有点为将的潜质,而英奇是旅帅,那杜善压根就是从部帅直接提升军团长的。如何能不激动?

说起来,倒是司徒功和那最年轻的英奇还算看的过眼。司徒功毕竟有二十二年的军龄,还当过镇帅,内敛程度差了点,但勉强使用倒也还行。英奇刚刚三十就晋升了上校,可以预见,此战过后只要不死升大校是板上钉钉的事,他也能保持激动而不紧张的态度就难能可贵了。

在东方老者眼中,年轻人就是要沉稳,不骄不躁才是值得信任的。至于杜善,益公已经有点放弃了的打算。

当然,现在无将可用,只能先凑合凑合了。再说打防守战,像杜善这样的反而更不会坏事,毕竟他感恩心重,不会违背自己的命令。

益公心里想着,嘴上却道:“三位军团长先坐下,仔细说说如今部队的情况吧。”

三人中年纪最大的司徒功咳嗽一声,缓缓将自己甘州第一军团的情况说了一遍,大都是之前就准备好的,诸如军团内各级师帅、镇帅、旅帅的任命,还有后勤辎重的分配,兵力兵种的安置等等,倒也中规中矩。

杜善就有点紧张了,好几次都说错字,满头大汗。好不容易结结巴巴的说完,他倒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似的,益公在那里看着都累,刚硬的眉峰皱起,不满至极。

轮到英奇时,这个三十岁的军团长却是语气铿锵,一开口便是:“启禀元帅,属下军旅与司徒殿帅的情况大致相同,属下就不一一禀报了,不过属下有几件其他事需要元帅特批。”

最新小说: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慌!把前夫扔给白月光后,他疯了 战国生存指南 王猛传奇 早安大明 人在大唐,父慈子孝 万历明君 谍战:红色掌柜 这王是非当不可吗 将北伐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