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的那篇文章,因为内心对琦娇的厌恶,只是敷衍的嗯了一声。这时突然一阵琴音传来,起始叮咚的琴音似乎正唤醒春睡未醒的人儿,闲适而慵懒。忽然琴音一转,犹如从远处渐渐传来的鸟鸣,时隐时现,一应一答。让人按耐不住,急欲推窗一观究竟。后面琴声逐渐清亮,节奏明快亮丽。犹如春日的阳光拂面,令人心情舒畅。听者虽置身深秋,但似乎能看见窗外绿叶婆娑,繁花似锦,春意盎然的景色!听罢这般美妙的琴声,张潇和杨熙都呆了半响,似乎还在回味。过了许久,张潇才说道:
“这是谁弹得,真可说是绕梁三日呀。”杨熙也赞道: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好曲子!”
“应该是梅先生弹得吧。”
“我觉得不像,如果是先生弹得,自应技巧娴熟。但是我听此曲,意境极高,技巧略有不足,应是初学。”
“我不相信,大姐姐什么时候这样厉害了。”
“这却简单,回头问问即知。”
墨香斋中,一曲终了,梅先生连连点头。
“听你琴声,仿佛置身明媚**之中,鲜花盛开,雀鸟相伴,甚是怡然自得。你的技法虽有欠缺,但是意境却好。假以时日,必成大家。”
“先生谬赞。”琦娇听完梅先生的话瞪着琦玉,眼里充满了憎恨和厌恶。
“琴为治世之圣器,修养之神物。这是因为唯独琴才有天地远古之声。昔日诗云: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你们弹琴,首先要让自己豁达包容,亲和自然,琴音即心音。”
“学生受教。”琦玉她们齐声答道,琦娇说完不敢再瞪琦玉,但是仍是恨恨不已。
梅先生又教了一首新曲子给她们,让他们自己练习,然后从旁指点。等到的琦玉身边,停了片刻,说道:
“你的琴曲胜在意境,虽说意胜于技,但是技艺也能锦上添花。你抚琴的技艺尚需磨练,平日里需要多加练习,才能更上层楼。”琦玉点头称是。
梅先生又走到琦娇的身边,对琦娇说:
“你的技艺熟练,一听便知是下过苦功的,但是琴曲之中意境不足,需要在练习时多多体会,否则,仅仅技艺熟练,不免流于匠气。”琦娇听得颇为懊恼,但是也不敢多话,只得对梅先生说:
“谨遵先生教诲。”
下课之后,琦芸说道:
“大姐姐的琴弹得真好,我都被迷住了。”琦芸笑眯眯地看着琦玉说道。听完她的话,琦娇瞪了她一眼,狠狠地说:
“不出声,没人把你当哑巴。”琦芸马上闭嘴,站到琦娇身后,再不敢吭声。
“大姐姐真是深藏不漏呀,不知道还有多少本事没展示呢。什么时候再让妹妹我开开眼界。”琦娇阴阳怪气的对着琦玉说。
“妹妹的技艺也很不错,姐姐不过是讨巧罢了。”
“姐姐这么谦虚,有点虚伪了吧。这几日的姐姐可真是叫人刮目相看,居然还会跑到父亲哪里攀高枝儿了,脸皮真厚。”府中都是王氏的人,那日琦玉去书房里见张厚的事儿,王氏早已知道,琦娇这会儿才会拿出来说。
“妹妹还请慎言,梅先生教导我们妇言要择辞而说,不道恶语,这样伤人的话,可是不妥。而且姐姐我可担不起,再者传出去对妹妹的名声也有碍吧。姐姐还有事,先行一步了。”说完就唤秋燕一起离开了墨香斋。
琦娇还从来没有被人如此教训过,一时间气得说不出话来。等她回过神来,快步离开书房,也顾不上平日教养嬷嬷教的,直奔王氏的房中。张潇正好在王氏房中商议乡试之事。琦娇进了门,就冲王氏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