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商业帝国,逐步推行着李云天的商业理念,正是由于九州商会的响应才使得江南商税改革得以顺利进行。
说实话,李云天的海外贸易表面上看起来是给讲武堂和皇家的内库赚了不少钱,实际上极大地推动了大明商业的繁荣,使得各相关产业都得以蓬勃发展,影响巨大。
换句话来说,大明的不少商人现在都依附海外贸易,自然不会因小失大,谁都不敢得罪税局,进而招惹李云天。
在李云天看来,对于大明商业上的弊端因因势利导,与其采用血淋淋的对抗手段,不如用共同的利益逐渐引导大明的商业步入正轨,使得各方势力都能从中获益。
正是由于李云天采用这种温和的手段来达成他在商业上的规划,使得各相关利益方都能接受,自然也就没人反对他进行的商业变革,在他来说商业上的事情还是用商业手段解决为好。
京城的那些文武官员对商事一窍不通,自然想不通其中的奥妙,他们只看见李云天赚了不少钱,却没想到有不少商人都从中获益匪浅。
“林姑姑,这家饭馆怎么这么奇怪呀?”中午时分,手上拿满小吃的李山无意中看见了路边的一家有着奇怪招牌的饭馆,不由得好奇地问向了身旁的林馨,虽然林馨现在依然是一身男装但李山自然知道她是女人。
“这是一家倭国的饭馆,经营的是倭国的饭菜。”林馨抬头望了一眼那家饭馆,笑着向李山说道,她也很喜欢聪明伶俐的李山。
“倭国?”李山仰着脑袋想了一会儿,好像并不知道这个国家,然后饶有兴致地问道,“他们的饭菜是不是很好吃?”
“与大明的饭菜不同,要不然咱们进去吃吃看。”林馨闻言顿时笑了起来,感觉李山对倭国的饭菜很感兴趣。
“好!”李山眼前一亮,连连向林馨点着头,犹如小鸡啄米般。
林馨笑着伸手摸了摸李山的脑袋,领着他进了那家倭国的饭馆,由于此时是午饭时间,饭馆的大堂里几乎已经坐满了人,有倭国人也有大明的人,在那里一边喝酒一边聊天。
自然李云天展开与倭国的海外商贸后,来大明的倭国人越来越多,大明到倭国的人也成倍增长。
“客人请到楼上吧,上面有雅间。”一名穿着和服的倭国女子迎了上来,向林馨一躬身后用宁波话说道。
如果只有林馨和李山的话,这名倭国女子绝对会在大堂给两人找个座位,不过由于那些负责保护的护卫也跟了进来,那么唯有雅间才能装得下这么多人。
林馨点了点头,领着李山去了楼上,她和李山确实不方便在大庭广众之下抛头露面。
楼上的雅间分为内室和外室两部分,与传统的倭国饭馆不同,考虑到大明百姓的生活习惯,以及港口庞大的客流量,这家倭国饭馆并没有在雅间里铺榻榻米,而是摆放了桌椅,这样就避免了客人脱鞋,毕竟大明的百姓们没有吃饭时脱鞋的习惯。
内室和外室都摆着桌椅,内室的桌子比较小,四方形的八仙桌,外室的桌子则是可以容纳十余人的圆桌。
林馨和李山自然去了内室,让负责接待他们的那名倭国女子把店里的招牌菜都上来,准备让李山品尝一下倭国的料理。
虽然饭馆里的食客很多,但倭国料理由于不用油炸爆炒等工序,所以林馨所要的饭菜很快就被端了上来盘盘碟碟地摆满了一桌子,不过盘碟上的食物并不多。
“来,尝尝这个。”林馨夹了一片生鱼片沾了一下酱油放在了李山面前的盘子里。
“谢谢林姑姑。”李山咧嘴冲着林馨一笑,夹起生鱼片津津有味地嚼了起来,与李云天几天前在酒楼里见到李山时不同,李山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