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是要被憋在宫中了。
当然,就算是刘瑾被困在宫中,这也是段时间内的,而在未来的一定时间内,内阁肯定是要想办法彻底铲除刘瑾的。
因为,这种众志齐心的状态,说句沮丧的话,是绝对不可能持续太久时间的,这话虽然丧气,可,却是实话。
而一旦刘瑾突破内阁如今设下的这个界限,到时候,就该是刘瑾对内阁及朝廷百官的大反扑了,到时候,内阁和百官能否像这次一样,坚持住最后底线,怕是就真不一定了。
毕竟,有些机会,只有一次,没有第二次的。
所以,如今京城虽然彻底清净了,整个大明朝也算是恢复了少许的生机,可,内阁的任务还没有结束。
物色那些值得信任的官员,开始各处调动,担任一些重要位置,这是内阁如今正在做的事情。
而朝廷各个派系的官员,在这件事上,也是十分配合内阁的,这也和内阁并没有刻意的谋求利益,虽然调派官员,但是,却也基本做到了平衡有关的。
若是在这个位置上,这个派系受到了损失,那,内阁肯定是要在别的地方给他弥补出来的。
这要是在正常情况下,是绝对不可能的,只是,如今情况,必须要稳定,所以,内阁才会如此行为的。
一时间,整个朝廷,倒是有了一股欣欣向荣的景象了。
而与此同时,和朝廷这新焕发出生机不同的,则是曾毅了。
或者,准确的来说,如今的曾毅,是没什么麻烦,可是,这只不过是麻烦还没有上身而言,围绕曾毅,肯定是有一个大麻烦将要诞生的。
尤其是如今,朝廷局势已经清明,原本还只是内阁关注此事,可如今,已经有不少的大臣注意到了这件事请。
南京那边,焦芳和张彩两人联合镇守太监马贵可以说是和王守仁斗的非常的激烈,不过,三人虽然联手,可,好歹王守仁是南京兵部尚书,这点,是无需置疑的。
更何况,王守仁并非是那种无能之辈,所以,双方倒是一直不分胜负,至于魏国公府,在这件事上,却是保持了沉默。
或者说,原本支持曾毅进行军备革新的魏国公府,在这件事上保持了中立,原本,这事情是让人吃惊的,可,后来细细一琢磨,有官员发现,其实,在南京军备各项上,魏国公府也可以说是中立的。
虽然没有反对,可是,也没有支持,这种态度,可以说是支持,也可以说是不管不问啊,但是,有一点,若是真出了什么事情的话,魏国公府最多是被责罚一番罢了,因为其没有任何的表态。
其完全可以说是没有能力干涉或者怎么的,找个理由。
所以,如今来看,王守仁虽是南京兵部尚书,可是,能和焦芳张彩这两个侍郎及镇守太监马贵的联手斗个不分上下,其实,也是难能可贵了。
但是,这对于王守仁来说,其实,还是败了,因为,南京军备如今,却是越发的不稳定了。
这对于曾毅日后的军备革新,可是一个极为不利的信号。
甚至,已经有官员猜测,焦芳和张彩这两个人,会不会就是一个阴谋,投靠了刘瑾是不假,可,最后,在去南京的时候,又被守旧派势力给吸纳了,这种情况,并非是没有可能的,这两个人既然能够投靠刘瑾,就证明,他们两个可是没有多少的所谓的尊严的,只要给予他们两个足够多的利益,一切,皆是有可能的。
而且,这个可能性还不小,因为,若是他们真被守旧派拉拢,在绝对隐秘的情况下,他们在南京的行为,一来,肯定是能够扰乱曾毅进行军备革新的步伐,只要南京军备不彻底安定下来,曾毅是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