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是盐、茶、丝绸的重要产地,货币流通很大,但铁钱非常笨重,大钱一千枚重二十五斤,买一匹罗需中钱二万枚,重二百六十斤,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铁钱不便流通的弊病越来越突出。
因而到了宋真宗时期,四川成都有十六家富商共同印制发行了代替铁钱的纸币“交子”。“交子”上面印有房屋、树木、人物等图案,还有签押作为暗记。交子可以兑换现钱,也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用交子向交子铺兑换现钱时,必须交一定数量的佣金。新旧交子每隔三年兑换一次。
只是后来,由于交子铺的富商挪用并吞没了现钱,交子的兑换便不能保证,经常引起争讼,宋朝官府遂禁止商人发行,改由朝廷发行交子。但是流通面并不广,更不能完全代替金属货币。
其实最早的纸币应该算是“飞钱”,它始于唐宪宗元和初年,有两种形式。一是官办,商人在京城把钱交给诸军、诸使或诸道设于京城的“进奏院”,携券到其它地区的指定地方取钱;二是私办,大商人在各道或主要城市有联号或交易往来,代营“便换”,以次牟利。
只是黄石知晓的这一段纸币历史,并没有缓解陈有新他们对于纸币的疑虑,所以老黄的话音刚落,就听到下面“嗡嗡嗡”之声飞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