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太太等了一下,见对方就只有这三个字,微微有些不悦,但还是带着笑意介绍自己,“这倒是个好姓,我姓韩,夫家也姓韩,苏姐姐只叫我……”
韩太太的话没来得及说完,因为安国公府的大门突然打开,里面奴仆分成两队恭敬的排列成队,而安国公府的大总管孙总管亲自迎出来,“奴才给姑奶奶姑爷请安,姑奶奶姑爷安泰。”
李石撩开帘子跳下来,将孙总管拉起来,笑道:“快起来,你也太会弄排场了,才一会儿的功夫就弄了这么大的阵仗,是存心想要赏钱的?”
孙总管笑道:“姑爷说笑了,这阵仗却是一早就备下了,就等着姑奶奶个姑爷进京呢,今儿一早国公爷和大表少爷就出城门口接去了,奴才也一直在府中听消息,却没料到不是国公爷身边的人回来报信,门口只说是钱塘李家,奴才就知道国公爷定是没接上姑奶奶姑爷,所以就赶紧跑出来了。”
孙总管和李石也相处过不短的时间,加上这几年与钱塘的人情往来都是他打点,在李石跟前有几分面子,所以才敢这样坦诚打趣。
又道:“夫人听说姑奶奶来了,也正要出门来接呢,只是身子沉重,就留在了二门,姑爷姑奶奶赶紧进府吧。”
说完,瞥了韩家的马车一眼。
韩嬷嬷早在国公府大开大门,孙总管出现的时候就退到了一边老实的站着,而马车里的韩太太也没再说话,车夫更是将马车往后退了两步。
李石点头,好似也忘了旁边的两辆马车,跟着孙总管走在前面,后头的人则驾着马车进府。
家丁一早将木板放下,将门槛拆了,等马车一过,就收起垫底的木板,将门槛装上,将大门关上,没再看外头的马车一眼。
这两辆马车这几天都停在这儿,夫人很不耐烦,总管也说过不要理会的。
先不说木兰等人进府的场景,只说外头的韩氏是脸色变了又变,良久才回过神来,“刚才孙总管叫他们什么?”
韩氏是认识孙总管的,甚至为了搭上安国公府,她还给孙总管送了不少的东西。
除了第一次孙总管收了,之后她不管送什么都被退回来……
韩氏就知道,只怕是他听到了什么风声,不愿意为她递话,但她已经来到了京城,又带了大半的家资,无论如何她都要想办法见安国公夫人一面,这样,韩家才有机会,她也才有机会……
没想到,孙总管会亲自出来迎接人。
孙总管可是安国公府的大总管!
“奴婢听着是叫的姑爷和姑奶奶……”
韩氏握紧了拳头,“不是说姓苏吗?怎么又变成姑奶奶了?”韩氏的声音有些变调,以至于有些尖锐。
“去打听清楚,看看刚被接进去的人到底是谁。”
韩嬷嬷满嘴苦涩,安国公府下人的嘴巴可不好撬开,真要论起来,京城这些勋贵里也就安国公府最简单了。
人口简单,奴仆也简单,亲戚更简单。
都知道赖家是没有本家的,全族只有他一人,连个远亲都没有,家里的主子也简单,一妻二子,还有一户寄住在他家的表少爷……
下人自然也简单,而且也因为人少,所以管理更严,规矩也更清明。
韩嬷嬷不是没贿赂过,但却连一些小消息都问不出来,到现在,连寄住在国公府的那位表少爷是国公夫人的哪一门亲戚都还打听不出来。
而韩家在京城完全没有根基,想从外头得到消息就更难了。
现在他们只能耗在这安国公府,即使知道成功的可能性很小,他们也只能耗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