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他,自己为什么让着他,无非就是因为他是正统的文人,能够帮助大家教授子弟,如果他加入,谁又敢不听他的教导。
李栋当即说道,“如果你能做到赏罚分明,我的军官如果因为学习不用功,我可以分配给先生刑罚官,凡是不遵从的,处以军棍。”
李栋的话,在二郎山,在神木所,比圣旨都管用,李栋如此一说,吴又可的尊严得到了满足,人也彻底动心起来。
虽然加入李栋的队伍,对自己的名声有些影响,但是这些年来,自己当游医,尊严这种东西早就没有了,而且自己这些年走了那么过的路,心中也有了很大的包袱,文人有谁愿意当一辈子的医生。
医者,只能救一人,为相者,可以救天下,吴又可也有属于自己的包袱,这个李栋在他看来是可以帮他的人。
见那些不可一世的队主,在自己面前低着头,作为文人高于武人一等的感觉让他很爽。不自觉的把嘴角翘了起来。
李栋不知道,自己一不小心,给军中的精锐士卒找了一位粗暴的夫子,刚想说些什么,便见吴又可说道,“也罢,夫子曾云,有教无类,教化谁都一样,哪怕是一条蛇,一头狼,不过我在你这里一天,你最好不要去干那些伤天害理的事情,不然别说帮你出谋划策,留在这里都不可能的。”
他能答应教授军官已经让李栋非常高兴的,这军中识字者太少不是好事,他也没指望夫子参与征集勾心斗角的龌龊事情,便点头说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教导军中的军官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孩子们教授一些三字经便可以了,但是军中军官授课,吴又可确实曾经听过李栋是如何给那些军官讲解的。
在吴又可看来,李栋说的确实有道理,但是基层的军官,更多的是要学会一些最基本的东西,这些东西,李栋是教授不了的。
比如说九章算术、比如说天气常事、最简单的军事术语,等等,李栋都很难做到所有基层军官的普及。看他书房的兵书不少,自己也读过一些,帮助李栋问题不大。
夜不收回来的晚一些,因为有一些追流寇深了,不过听他们说,蔡九礼他们遭到了王子爵的伏击,受了一些损失。
不过王子爵也因为损失太过于沉重,彻底退菌了,同时关于高家的事情,也做了打探,高家并没有做出太激烈的反应,而且对外也宣城李栋成了高家的女婿,看来准备吃下这个苦果了。
军官的学堂自然不能叫书塾了,而是叫做演武堂,军中伍长以上每周必须听课两次,为了方便,大冬天的李栋让林子盖了一座大堂,起码够几百人一起听课。
军人的演武堂不一样,除了吴夫子的基础课、算学课、识字课,还有李栋的地图课,李卫的军事课,鲍超的武术理论课。
原来对粗鄙武夫讨厌异常的吴又可,在加入李栋队伍之后,也终于愿意教授军士学习,而军官们则进入了热情的学习当中。
而就在这个时候,山里的老人们找到了李栋,问李栋能不能趁着盖演武堂的时候,把英烈祠一起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