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远虽然不懂市场,但是毕竟是全国行业的顶尖人物!
在听了李海洋的想法后,就明白了这其中的重要性!
他说:“不,我建议这次招五千人!”
“我再给你增加十万资金!”
“地马上扩展,一步到位!扩大五倍!”
“不就是人多吗?你这又不用多少机器,也不用多少电力!”
“木头也都是些柞木!”
“咱东北最多就是这些东西!”
“把东西卖到全国去!”
“商业渠道我来搞!”
“运输我包了!”
“扩大,把咱厂子的子弟都用上!”
李海洋原来考虑分几步走,就是考虑到市场开拓的时间和成本,他真的还是没吃透这计划经济的特点!
计划经济就是这个好处,一旦看准了,要做大,那可是市场经济方式拍着马屁都追不上的!
人家发个文件,召集个会议,可能就把事儿解决了!
李海洋发现,自己的格局和魄力还是小了!
自己虽说是两世为人,可对于计划经济的理解,显然是欠缺的!
每一步都是按照市场经济的思维,先试错,再小规模发展,逐次递进的思路!
这种模式或许不会犯大错,但是也很容易失去最佳战机!
在计划经济者看了,市场就是透明的!
一个沈城百货商场的测试,就够了!
至于市场推广,这个环节不用考虑,一个会议或者一个文件就解决了!
全国商业系统一个会议,产品就同行无阻!
李海洋反省自己,小看了这些计划经济大企业领导的眼光!
林远一眼就看到他的项目没有什么设备投入,能源投入,只是简单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或许他不一定知道什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他看得明白,这件事能消化很多劳动力!
光是这一项,理由就足够了!
李海洋总是以是否盈利为第一考虑目标,而林远则是考虑是否解决了社会问题!
这就是认识能力的不一样!
李海洋第一次发现,自己的格局竟然小了!
当然,李海洋还是有他自己的优势的!
他把那些新招的人里,具有特殊技术的人才全部抽调出来!
焊工,电工,机修工等!这些人会有更大的价值!
他要马上成立一个锅炉厂!
红旗大院马上就要进入后期安装阶段了,锅炉现在要马上安装,等秋冬的时候就可以集中供暖了!
四九城那边之所以迟迟没有启动这块,就是缺少焊工!
这些技术工种李海洋都急缺!
马上全部派往四九城进行援建,先把四九城的锅炉厂搞起来,回头在沈城也要搞一个!
沈城要搞个大型锅炉厂!要做大的工程项目!
半个月,沈城的基本组织架构已经搭建完成,运行顺利!
由于这边的人员素质更高,加上沈机配合给力,成长的速度极快!
现在已经派出了魔都、四九城、哈市、吉春等几个地方办事处!
负责当地的仓储接收和发货安排工作!
林远对于家属厂也是很舍得下本钱!
专门把沈机厂办的小邱调过来给李海洋当总助!
小邱的大厂经验果然很丰富,第一时间就是组建了一个厂长助理小组!
有了五个人的协助,虽然大家忙的团团转!但是工作也进展的极快!
林远办公室!
“林叔,我今天晚上要去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