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要进步,经济要发展,靠什么,靠的是人才!
郑书记爱惜人才,黄昊天正是这个时代不可多得的人才!
为了赶上考察时黄昊天在家,郑书记特意把时间改在周末。
当一辆绿色吉普车停在黄昊天的池塘边,黄家沟再次沸腾了。
这是开进黄家沟的第二辆车,第一辆是郑刚取货的车。
池塘边围了很多人,多数人从小到大没见过公社领导,在他们眼里,公社领导是很大的官,今天这么大的官来黄家沟是第一回,专门看农民编簸箕、养鸭子也是第一回。
大队部成员的张春平、李会计、各村民小组长都在。
吴春花听说这个消息,兴冲冲地去找徐敏:“徐敏,我那天没白去吧,今天郑书记亲自来调查黄家的池塘,看着吧,咱们商量的事肯定成了。”
徐敏事先已经知道消息,她借口感冒没和吴春花一起来。
吴春花混在人群中,她没想到郑书记真的会实地调查,她想看看,今天郑书记调查之后,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如果黄昊天搬家走人,那自己就是黄家沟的英雄。
李大兰,也别再做她的挣钱美梦。
吴春花想法很丰满,可现实很骨感。她内心沾沾自喜,以为马上就是黄家沟的英雄了。现实打了她一记狠狠的耳光,让她明白明白何为英雄?
张春平、黄昊天陪着郑书记沿池塘走了一圈,郑文海对簸箕生产销售、鸭子养殖每个细节都详细询问。
“柳条的产量能不能供应全年的簸箕生产?现有员工够不够?如果再增加人手柳条的问题如何解决?
池塘最多能容纳多少只鸭子?鸭子每天吃多少饲料?如遇干旱年头,如何保证池塘的水位?”
郑文海问的很细,黄昊天知道,郑文海问的这些问题,虽然目前没遇到,未来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
这也是自己要考虑的。
“那天在我办公室你说你的簸箕在哪销售?”
“郑书记,是在生资商店销售,他们每周都来取货,我们合作很长时间了。”
“好,生资商店要是难为你,你找我,我给你做主!”
“谢谢郑书记,生资商店郑叔叔对我可好了。”
“那小子,还算他有眼光。”
“郑书记,您和郑叔叔……”
原来郑文海是郑刚的亲叔叔。细端详两人都是高个子,眉眼也有几分相似,只是郑文海皮肤黑,郑刚皮肤白。
郑文海建议,明年争取在现有两间房子的基础上,再盖两间简易房,一间专门用来做仓库,另一间做生产车间。
无论是簸箕生产加工还是鸭子的养殖,要逐渐实现管理规范化,制度规范化,咱要守法经营,我帮你问问,你这两种经营,需不需要起营业执照。
郑文海又问黄昊天,现在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解决?
困难是真的,黄昊天犹豫着,说不说?要是说了,是不是给郑文海出难题?要是不说,万一郑文海能帮助解决呢。
“昊天你不要有顾虑,有什么困难尽管说,我会想尽一切办法帮你解决。”
“郑书记,随着簸箕销售量的增加,现有栽种的柳条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我想把池塘边外阔三米,再栽一圈。”
“关于池塘改造的事在合同里有体现吗?如果没有,一定要按照合同执行,原来的合同有遗漏,可以签订一份补充协议。”
郑文海说的对,必须按合同执行,合同没有的条款,再签一个补充条款。
“郑书记,眼下我还有一个困难,您看,这些鸭子都开张了,平均每天八十多个鸭蛋,到现在已经攒了两千多个鸭蛋,我没时间去卖,鸭蛋越攒越多,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