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商社集团的基本框架已经搭建完毕,财富帝国的车轮已经滚滚启动。
秦霄不禁长出了一口气。有了雄厚的经济基础,萦绕在他内心的那个梦想就又近了一步。
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都在大宋时代达到了巅峰,但是在宋末以后又极速衰落。
主要的原因便是代表落后生产力的游牧民族的入侵,导致了社会发展的停滞和倒退。
虽然民族融合是历史的必然,但是历史上民族融合过程中所发生的生灵涂炭、经济和社会倒退却是无法让人接受的。
如果能将宋朝的繁荣延续下来,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发扬光大,那么华夏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地位又将如何?
秦霄所谋划的,就是要改变这一历史进程。在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情况下,以相对和平的方式完成华夏民族的融合与统一。
可是,仅凭自己的一己之力真的能改变历史吗?秦霄经常在怀疑和坚定中不断切换。
好在,之前的谋划如今还算是进展顺利,起步虽然艰难,但终归是迈出了通向成功的第一步。
在秦霄谋划的经济、政治、军事三大战略版图中,作为基础条件的经济板块已经顺利起步。其它的两个板块虽然还没有开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要具备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再去谋划其他两个板块就会容易得多了。
所以,秦霄知道自己现在还远没到可以懈怠的时候,人生苦短,自己必须加快步伐才能不负这重生之世。
重生穿越的人,注定承担着上天所赋予的特殊使命,注定是为改变历史而来的。
翌日清晨,天刚微明。位于城东大街附近的汴河码头上早已是人来车往,好不热闹。
一艘长约五丈的大船此刻正停靠在泊位上。船上的货物和一应生活物品早已经安置妥当,水手和随从也已经各就各位,只等主人一到,即刻可以扬帆起航。
一个30来岁的中年人在船侧的岸边稳稳站定,此刻他正目不转睛地盯着通往码头的这条马路。此人正是大通商社的行政总管刘大山。
今日,是大通商社成立以来东家秦霄第一次出门远行,所以刘大山甚是用心。
他不仅亲历亲为地提前妥帖安排了船只水手、货物礼品、吃穿用度等一应物品,而且今天一大早就先一步赶到码头,一是检查船只物事,二是给东家他们一行道别送行
一阵哒哒哒的马蹄声由远而近,踏破了船上的沉寂。船上众人俱是精神一振,刘大山也赶紧正了正衣冠,下意识地往前迈了几步。
一队快马转瞬之间已经疾驰到了眼前,当前一骑却是一位英俊的少年,虽然面白如玉,和善中却透露出与其年龄不相符的沉稳和威严。
看派头气质,不认识的人还以为这是哪家王府的少王爷,殊不知,他就是如今正:风生水起的大同商社的创办人秦霄。
秦霄一行下马登船,与刘大山互道保重,即下令起锚扬帆。借着风势,大船顺流而下,不一会儿便驶入了河中心的航道。
这个时代的运输以水路为主。汴河自开封往东南直通淮河,通过淮河与京杭大运河连接起来,连通了国都和江南鱼米之乡的水路。
水运兴而城市兴。沿着汴河河岸的城市,因为汴河而变得更加的繁华。
秦霄一行的第一站,停靠在了应天府。在秦霄的记忆中,应天在后世叫做商丘。
应天这个名号,来自于本朝的创始人宋太祖赵匡胤。取的是“顺应天命”之中的两个字。
在本朝之前,应天原名宋州。赵匡胤做归德军节度使之时,曾去宋州的高辛帝喾庙、火神阏伯庙两次占卜,卦象均显示其有“天命”。
由于宋州为龙兴之地,也是神灵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