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宗主的护卫队,摧枯拉朽的消灭了济州郡10万精兵,没有多少杀戮;范宗主仅靠三寸不烂之舌,就说服曹州郡郡守移交了能调动10万曹州郡十万精兵的虎符!
这一桩桩,一件件,墨家家主被震了,彻底震撼了!
这不仅仅是霸主的潜质,这是天子的潜质啊!
不行,不能再拖了,必须马上把范蠡收服两郡的事迹,书面汇报给隐居在东岳泰山的老祖宗们!
墨家家主取出珍藏的丝帛,把范宗主的事迹用心书写完整,用了三天三夜才挥毫泼墨完毕,还是意犹未尽,反反复复的欣赏自己工整的大篆。
毕竟是自己和弟子们兵分五路,熬了几天几夜,吃不好睡不好,经常像个土鳖一样趴在巨石后面偷窥;
有时候像个猴子一样爬到大树上(从树上掉下来一次,现在尾巴根子还疼,不会是骨折吧),瞪圆眼珠子,看到了、见证了这前无古人的、让人佩服、震撼、啼笑皆非的战役!
加上自己生花妙笔,把这场战役描绘得栩栩如生、犹如身临其境!
我他妈太有才了!
东岳泰山是三皇五帝封禅过的华夏五岳之一,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美誉,炎帝、黄帝、颛臾、尧、舜、禹、商汤等都络绎不绝的来拜山、封禅(400年后,秦始皇是第一个前来封禅的皇帝),自然不同凡响;
曹州郡到泰山所在的济北郡480里,墨家家主安排最稳重的大徒弟,千叮咛万嘱咐必须把书信亲手交到大长老手里!
大徒弟一人两马,快马加鞭,途中只休息了四个时辰,两天一夜到了泰山脚下的红门,在驿站里洗漱完毕,吃了干粮,眼也没合一下,立马又噔噔噔地往山上爬去!
到了中天门,有门人迎接,说大长老接到飞鸽传书,命弟子前来迎接,不许出现差池!
到了南天门,九位鹤发童颜的长老,有说有笑的等候着大徒孙呢。
众人来到净舍,给祖师爷上香,拜毕,坐定,接过家主密信,大长老细细看来,约莫半个时辰,大长老时而舒眉,时而拧眉,最后长叹一声,递给二长老。
待二长老也看完了,大长老朝二长老使个眼色,俩人来到密室,大长老问二长老:“二弟,你怎么看范蠡这个人?”
二长老凝重的说:“大哥,掏心窝子话,抛开门户之见,范蠡有经天纬地之才,有做天子的潜质啊!
但是,他是道家,我们是墨家,我们只能扶持他做割据九郡的诸侯,连扶持他做霸主的想法都不要有!
至于他是否能做霸主,这个不用质疑,这天下没有人能制衡他,假以时日,就连我们扶持的楚庄王也不是他的对手!
但是,各家宗派的门户之见是不可调和的,更不是我们能拆开藩篱的,毕竟我们在祖师爷面前发过誓要恪守“非攻”、“兼爱”的宗旨!
而范蠡实质上攻打了济州郡,造成5000名士兵死亡!”
大长老缓缓点头,你详细的讲一下吧。
二长老颔首,缓缓闭上眼睛,回忆书信内容......
第一是排兵布阵,范蠡有11万护卫,他行事稳重,总是把最亲近的金龙营看家护院,他是恪守“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古训的,这很好!
他开扩大会议,放风攻打平原郡,实际上要攻打济州郡,这是阳谋,是声东击西之计,此计全程没留下破绽,了不得!
明面看,他留下两处伏兵,张龙5000兵马和彭狮10000兵马,但是这两处兵马是连环计,计策里边套着计策,伏兵叠加伏兵,由暗转明、由明转暗,将士掌握的如此熟稔,强将手下无弱兵啊!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他在战术上十分重视敌人,在战略上又十二分藐视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