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大牢内。
方孝儒迎来了一个意外来客,一个穿着布衣,身材中等,一双眼睛却亮如同刀锋的中年男人。
布衣男人来到大牢之后,并没有像朱柏一样直接走进去。
反而,只是在牢房外面观望了一番,脸上似乎带着几分好奇,只是远远的看着方孝儒。
这一下。
方孝儒也有点弄不明白了。
他也大致能猜测到,这个中年布衣男能堂而皇之的进入大佬,身份一定很特殊,可一时半会他也想不出这个人到底能是谁。
“方先生,不愧是民间大儒,朝堂柱石,身处绝境而不骄不能馁。”
布衣男人感慨一声,“实在是我大明臣子的楷模啊!”
他这句话虽然是夸赞方孝儒,可也变相的表明了自己的身份,毕竟,普天之下,敢说方孝儒是大明臣子楷模的人,不也只有那一个么?
饶是方孝孺心中再憎恨。
他还是忍不住看了一眼朱棣,他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样一个人,竟然能在短短一年时间内,推翻了他所忠诚的建文朝廷。
方孝儒和朱棣对视着。
两个人。
一个是当今天下士子之首,另一个是当今天下百姓共主,但是面对面的时候,竟然没有一个人眼神中露出一丝屈服。
“希直,你这又是何苦?”
“朕不过是效仿当年周公辅政而已。”
在方孝孺不带有一丝自私的目光之下,朱棣竟然感觉到有点慌乱,甚至有点局促不安,这是他完全没想到的。
“那么成王在哪里?”
“自焚而死。”
“成王的儿子在哪里?”
“大明需要年长的君主。”
“成王的弟弟在哪里?”
“此乃皇族家事。”
坦白来说,朱柏来之前心里是做了准备的,他知道方孝孺一定不是个好说话的人,也不会这么轻易屈服于他。
可没想到话才说了没几句,他就被问的哑口无言了。
这背后的原因他也很明白。
那就是他这个皇位来路不正,并不是父亲朱元璋传给他的,同样也不是侄子朱允炆让给他的。
说好听一点是靖难。
可天下读书人的眼睛是雪亮的,他的这些屁话,最多也就骗一骗跟着他的那些没文化的兵卒而已。
不过,事已至此。
方孝孺很明白,这一次谈话无非就是朱棣想要对他示好,但身为文人,他不认为自己可以这么轻易就原谅朱棣。
两人的谈话一时间陷入了僵局。
最后,朱棣还是起身,眼神中露出怜悯和无奈,“希直,朕,不想杀你。”
说完他就转头走了。
对于这句话,方孝孺甚至连眼皮都没有抬一下,他明白,朱棣并不是一个喜欢威胁人的君主。
言出即遂。
今天,当着他的面上说这些话,绝对不只是为了吓唬吓唬他。
如果在几天之下,方孝孺可能脑海中一股热血冲上来,会和朱棣争执到底,可现在却不一样了。
经过和朱柏的对话。
方孝孺内心的信念已经发生了一些改变,他感觉到,自己虽说不是冠绝古今的大文人,却也是个学富五车的学者。
正如当年老师宋濂所做的那样。
如果他这一身学识,无法传授给更多的后备或者学生,这难道不是一种莫大的损失么?
留的有用之身,以此报效大明。
这是这些天以来,方孝孺细细品味了朱柏所说的话之后,最后得出的一个结论,他之前,似乎有点太固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