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不傻。
别说十车煤炭了,就是一百车,一千车,怕是也比不上一座应天城啊!
毕竟,他“靖难”这么长时间以来,目的是什么自然很清楚,不就是为了得到皇帝宝座么?
“这里人多,请燕王殿下帐内说话。”
朱柏微微一笑。
他知道,一些大事往往会毁在小细节上,他现在要去应天城中当间谍,毫无疑问是件非常危险的事。
除了极个别可以信任的人之外。
朱柏不希望让别人知道,所以现在,而且在出发之前,她还有一些事情要对朱棣交代一下。
跟着朱棣来到了自己的营帐。
朱棣虽然没主动说话,但还是一脸期盼的看着朱柏,眼神中透露出了满满的渴望和期盼,很显然想要听听朱柏到底有什么高见。
对此朱柏倒是不卑不亢。
面对朱棣,一五一十的把自己的目标说了出来,要进城策反李景隆和朱穗,打开金川门,配合朱棣大军攻进应天。
没想到。
朱棣听到这些话后,脸上却满满的却是平静,甚至连看着朱柏的眼神中都多了几分异样。
在他的想法中,朱柏应该会想一个合适的攻城办法。
可现在,后者竟然说要去应天当间谍?
甚至策反李景隆和朱穗?
这难道真的不是朱柏一厢情愿?
“柏弟,这件事情你有多少把握?”朱棣忍不住问道,“你应当知道,此事危险至极,不成功便是死路一条,你真的要去么?”
“对啊,殿下,你……千万考虑好……”一旁的王语嫣更是满脸担忧。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燕王殿下所走的这条路,本来就是九死一生的,既然事情如此,我们身为臣下若是不愿冒险,何以成事?”
朱柏一脸正色。
其实,这句话他还真不是故作正经。
相反穿越过来这么长时间以来,他已经发现,整个大明王朝的历史进程,竟然因为他这个小小王爷的复生,发生了微妙的改变。
原本应该四年才能结束的靖难之役,竟然缩短到了不到一年?
就连平安铁铉,这两个本来应该在靖难之中死去的朝廷将领,现在都站到朱棣这一边。
这绝对算是一个比较大的改变。
对于这个变化,朱柏内心多少有点心虚的。
他也不知道,整个大明,甚至整个华夏的文明和历史,会不会因为这个小小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但他知道,煌煌大明两百年历史中,绝对不是一帆风顺的。
从明初的蒙古人威胁,到中后期的倭寇作乱,甚至于末期的宦官专权,贪官横行,才导致了满清南下。
作为华夏儿女。
朱柏自不愿意整个华夏因为他而没落甚至败坏。
而现在,他唯一能做的事,可能就只是让明成祖朱棣平稳的登上皇位,让靖难少死点人。
“如此,便多谢柏弟了。”朱棣很是感动,看着朱柏的眼神也是忍不住充满怜惜。
“为了大明天下,我虽身死又能如何?”
朱柏笑了,“请燕王殿下放心,我自然会尽力解决此事,让燕王的大军无损进入应天城中!”
“如此甚好!”
朱棣这一次真的感动了。
他太明白这时候最重要的是什么了。
靖难之役现在正到了最危急的时候,也是最关键的时候,如果这一口气挺过去,他就是天下的皇帝,成为天下尊主。
可若是失败,他被五马分尸都是轻的。
“不知柏弟还有什么别的需要,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