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对于此时站在祖屋中央,看着人生百态,有人欢喜有人笑,有人忧愁有人恼的画面的王皓来说,其实多半有点拿捏住人心的自信。
唯一令他有些觉着可惜的,大概是眼前的这一幕,没有人能够记录下来,装订成册,否则说不准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后,这一幕就会成为教科书上关于改革开放,关于种菜致富的经典图景。
王泥湾并不是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好地方,自然也不是什么人人都值得引以为傲的好去处,土地贫瘠,人们思想落后,知识眼界更是狭窄得可怜。
虽然如今因为自己有了一些改变,可是如果再放到整个时代的浪潮里面去看,无疑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
更何况,蔬菜大棚的事业眼下才刚刚起步,未来真正能够走到什么地方,就连他这个始作俑者心里也没有太的把握。
终于,当最后一个人从杨三手里接过钱,这一幅堪称是必然会成为经典的画面也终于画上了休止符。然而,钱虽然发完了,但是王皓心里无比清楚,最多不出一天的时间,整个东洪乡都会知道种蔬菜大棚,然后人人都分到钱的事情。
到时候乡里会有其他的什么留言传出来,他就不会去关心了,毕竟,既然种子已经种下去了,那能长出参天大树,还是胎死腹中,自己操心太多也没有什么用。
不过不管怎么样,这一幕想必在很多人眼里都会记忆深刻,往后再有人想撂挑子,或者说话尖酸刻薄的话,恐怕都要多了不止一点点的忌惮,而事实也确实如此。
有了这一幕作为开场,等王皓再次开口,把昨天晚上跟众人商量好的,关于成立王泥湾农贸公司,以及把王泥湾农贸公司跟自己的每日生鲜玻璃开来的决定说完之后,众人几乎都没有任何意见就答应了下来。
而借机重新厘定了王泥湾农贸公司关于以土地入股,凭借股份参与利益分配的问题也没有遇到多少阻碍,唯一让有些人有些不太愉快的,也只有那一套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工资跟奖金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