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唐国公府。
李翠搂着弟弟,担心的问道:“小郎,怎么哭得这么伤心?是被人欺负了吗?还是冻得?”
李智云摇摇头,抬手指向被李孝恭抱着的三姐,示意要跟上去。
“秀宁啊,她生病了,孝恭带她去休息。”李翠哄道:“咱们也去休息,好不好?”
她没有和李智云同路,所以不清楚他的惊艳表现,虽中途有柴家的下人回报给他们,但是也不够详实。因此强拉着他,就往李渊的堂屋里走——李渊吩咐过的,以后小郎要他亲自带。
李智云挣不开大姐的手,只能眼睁睁地看三姐被李孝恭抱去了后院,自己则是由大姐拖着走进了李渊这阀主的院子,这里算是唐国公府的正房,但除了干净一些,也并没有什么太多的不同,一样的破旧,一样的简陋。
这里是个四下的小院,南北通的卧室两间,一东一西,中间是个过堂的小厅,穿过小厅可以到后面的庭院,但那是属于主母窦氏的,中厅里养了些花草,摆放了几个书柜,算是个书房吧,左右两边则是厢房,是仆役们住的。
李渊没有回来之前,大姐是住在她自己的院子,但他回来之后,她和老冯就要搬过来住在这个厢房里,以方便随时随地听从召唤。
才进院门,就听到李渊的鼾声,简直震耳欲聋,这让李智云不由得心中烦乱,这狂雷一般的鼾声之中怎么可能睡觉?
李翠却连忙示意他不要出声,悄悄地领他踏进小厅,却正见到李渊在俯在书案上呼呼大睡,李智云眼尖,看到他手里握着的正是自己的笔记,而一块擦得精亮的蹄铁,就摆在桌子的上面。
大姐李翠愣了一下,她大概没想到平日里不怎么看书的李渊,竟然趴在桌子上就睡着了。
李渊是从楼烦郡马不停蹄赶回长安的,一路奔波早就疲惫不堪了,只是因为弄不懂这蹄铁应该怎么用,才又坐到桌前研究,顺便等着几个孩子回来,结果一坐下就睡着了。
李智云却借这个机会,甩开大姐的手,来到案前,将马蹄铁拿了起来,仔细审视了一下,手工还行,材料也是上品,模样也没有错,但怎么看怎么别扭——
陡然间,他明白了,差点笑出声来,原来铁匠没有给蹄铁上打孔,估计是自己画在上面的圆圈,他们不明白,全部做成了花纹一样的装饰,估计李渊也没有告诉他们这是做什么用的。
这样也挺好的,这东西技术含量太低,太容易仿制,对于隋朝来说,弊大于利——整个隋朝也没有一万匹战马,但突厥则有百万之众。
接下来的几年之间,由于杨广没有打下高句丽来,并且损失惨重。突厥这个本来已经臣服于隋朝的北方游牧民族,就嗅到了机会,会脱离隋的管辖,称雄北方。
而且随着农民大起义的开始,大量的工匠都逃往北方,使突厥的各项技术,都得到了质的提高,并最终发展成了中原的祸害。
“稚儿,”李翠连跑两步,重新拉住他,低声说道:“快放回去,不要动父亲的东西,会挨打的。”说完,从李智云手中接过蹄铁,轻轻地放回桌面。
“咱们去睡觉!”李翠想把他领进西边的屋子。
李智云摇头拒绝,指了指李渊。
“一会儿我让老冯扶爹爹回屋。”李翠敷衍一句。
李智云则坚定指着李渊,一手抓住门框,任她怎么拽都不肯松手。
“好,好!”李翠无奈妥协,松开他说道:“这样你自己回房间里睡觉,我去叫老冯——”不等他回答,就哀求道:“别闹了,我还要去看一眼秀宁呢!”
李智云点头同意,这个大姐真的是对人好的没话说,这么晚了还要去看三姐,看意思不确定每个人都安全了,她就睡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