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你搁这喊啥喊?”
“少爷,您可不要小瞧我这收废品啊,门道深着了,您家要是有老物件,我一样收!”
“你还收老物件?”
中年人又把门拉开了一点,招手道:
“那你进来,我家别的不多,老物件到处都是。”
陈平推着三轮车进去后,这家跟他租房子的那个赵大爷情况差不多啊。
一家十来人都住里面,个个都还无精打采的。
一看就没吃饱饭。
这些老顽主,要是能坚持到98年以后,一辈子啥也不用干,都是能原地暴富那种。
七八年,日子都还苦着了。
“小兄弟啊,老物件你真的收?”
“收,主要看年份。”
中年姓金,祖辈是努尔哈赤的支系,到了近代才改汉姓金的。
从屋子内拿出一个碗,递给陈平后,中年道:“你看看这个碗值多少钱?”
好家伙,乾隆御制黄玉碗,口径有大概有14.2cm。
这在新世纪,市场估价不会低于200万。
陈平拿在手里掂量了一下,道:“你想要什么价?”
“八十。”中年报了个高价。
陈平直接把黄玉碗递给他:“您留着吧,我收不起。”
妈的,果然又是这样。
中年痛惜之色一闪即逝,他已经问过不少人了,没一个愿意出超过三十的。
现在就是玩它的没钱,不玩的一毛不值。
“你出个价。”
“二十,我也就觉得它好看,你同意我马上掏钱,不同意您再看看。”
“你一个收破烂的这么有钱?”中年诧异道。
陈平意味深长地笑笑:
“附近几个厂都有我亲戚,我捡到的东西交过去价格都比其它人高。”
中年没问了,主要还是他信了。
“三十块,不还价,你拿过去。”
“行吧,第一次交易,我吃点亏。”
陈平开始在包里掏钱,拿出三张大团结交给他后。
两人再聊了几句他也就离开了。
看来真要想收古董,还得找这些老顽主,八旗子弟。
乡下那些或是普通百姓,逛一百家都很难找到一件。
毕竟这些东西大多都是祖上传下来的,往上几代家里要是没官或是没商。
基本不可能有古董。
三十块收了个价值超二百万的白玉碗,他这怎么都不算亏啊。
陈平慢慢清晰自己的收古董路。
下午他又在附近花三十五收了一个清朝道光年间的粉彩寿山福海瓶。
这不起眼的小花瓶,可是在11年嘉德拍卖会上,拍出了460万的天价。
他这一天下来,花了不到一百,赚了却有六七百万。
简直太丧良心了,明天开始必须压价。
投资回报率没有一比十万,他一个都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