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年十月二十一号。
平地一声雷,于无声处炸响在中华大地。
厂广播室,传来激动人心的声音。
“经中央决定,即日起恢复高考,招生对象定为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等。”
“同志们,高考恢复了!”
一声激动人心的呐喊,喊出了这时代所有不甘于平凡之人的命运。
整个轧钢厂,无数知识青年先是迷茫,再是激动,到最后干脆是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而这一幕,绝不仅仅只是局限于一个厂。
在农村,在知青点,收到消息的那些人,更是仰天长望。
高考恢复了。
77年的10月21号,这注定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
无数地方都陷入到了空前的高考热情中。
就是熟知这一切的陈平,都是心绪难平。
他也在等着这一天啊。
苏琪更是抱着他连啃三口,从小学习成绩就异常优秀的她。
说不清有多渴望大学。
高考恢复的消息,让市里面的新華书店客流爆增。
所有复习资料供不应求,好在陈平已经提前囤好。
厂里面在这个月停了所有活动,夜校到了晚上基本都会爆满。
小到十七八,大到四五十,无疑都开始冲刺这最后一波。
而具体的高考时间定在了十一月二十八到三十号。
这一天,将有560万的知识青年齐奔考场。
最终能成功的,也只不到三十万罢了。
对陈平来说,他不止要准备高考。
还要在离开前,把几个姐姐安排好,另外就是攒下一笔大钱。
十月份随着高考恢复的消息,华夏大地陷入到了空前的激动当中。
陈平直接加大食堂那边的供货量,一个月下来,能赚差不多三千多。
他自己保留其中的六百,其它让三个姐分。
这都没意见。
时间到十一月底后,他和苏琪以及两个小姨子走进了沙城考场。
苏琪担心的事压根没发生,陈平只比她少了几十分。
两人一起考进大京城。
至于两个小姨子,苏静也考上了,苏小妹却遗憾落榜。
这也是没办法,陈平总不可能把考题透露给她们。
那事情就大了。
苏小妹哭了好几天,她都想不明白,
压根不复习的大姐夫都考上了,她咋就不行。
陈平安慰她几句:“人生失意十之八九,今年不行,明年再考就是,去京城那边又不会丢下你。”
“这样吗?”
苏小妹抽抽咽咽的,她其实最怕的还是她们三个都去京城了。
把她一个人留在轧钢厂,能一起去那就没事了。
大不了再复习一年。
“嗯…”陈平道:“你就放心吧,你姐夫正在攒钱,到了京城,我们也是最富的那一批,日子差不了。”
苏琪深感认同,她男人还是有计划的。
以前几十块一个月哪想过存钱啊,现在等到要准备去大学了。
干脆就是六七百一个月了,这要是存个半年下来。
那不得好几千块,完全够她们四个在京城不上工的生活几年了。
“那,那姐夫你不能丢下我哦!”
苏小妹比较活泼,在厂子里也是。
现在她才十七,高考再复习一年完全不急。
倒是苏琪问道:“平哥,我们这都走了,这房子咋办,还有厂里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