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道观,玉罗刹沿着山道来到半山腰处的黄龙洞。那黄龙洞是天然的古洞,观中道士见这古洞风景颇佳,于是有意经营,在洞口栽种了古松修竹,放置了石几石凳。
此时雷声轰鸣,乌云密布,大雨欲降。
玉罗刹进到黄龙洞,推开后洞那两块屏风似的岩石,对着师父的骨灰磕头祭拜。
“师父,徒儿今日完成了你的遗命。希望你能够安息,并且请师父的在天之灵保佑我,让我逢凶化吉,事事如意!”
玉罗刹把两块屏风似的岩石推回原位,心想:师父辛苦将我抚养大,我没有任何回报;现在她去世了,我还求她保佑。我是不是太过于贪心了,一点都不懂得体恤师父?
玉罗刹在洞中心的长条石凳上坐下,呆呆地望着洞外。洞中昏暗,独处容易感伤,玉罗刹想起师父,心中忧伤,将长剑置于石凳之下,侧躺着身子,在长条石凳上睡着了。
昏暗中也不知道睡了多久,洞外忽然传来一阵急速的脚步声,须臾之后一条人影跑进了黄龙洞,刚到洞口,接连响了几个雷,大雨便倾盆而下。
那人站在洞口,望着天空,自言自语道:“真是侥幸!”
玉罗刹睁开眼睛一望,对方原来是在大殿石阶上见过的那名穿银白锦袍的少年。
玉罗刹心中冷笑两声,暗道:你还是追上来了,我倒要看看你还有什么手段!
于是,玉罗刹姿势不变,在长条石凳上装睡。
黄龙洞颇为幽深,少年无所事事信步入内,走到洞中央位置,眼前忽然一亮,长条石凳上竟侧躺着一名穿黄衣服的少女,玉雕冰塑一般,美艳绝伦,正是先前在道观中遇见的那名妙龄少女。
少年见玉罗刹海棠春睡未足,慵懒中更增娇美妩媚,不觉痴痴地看着。忽然感到不妥,心想:孤男寡女独处山洞本已尴尬,如若她醒来见到我如此看她,岂不误会我是一个狂妄轻薄之人?不行,我必须以礼相待!
想到这里,少年转身走到洞口附近,盘膝静坐。
山上的气温比地面低,外面的雨又是越下越大,一阵穿堂风突然刮进洞来,少年觉得洞中寒意迫人。
少年转头望玉罗刹,见她依然酣睡,想起她绝世的容颜,心头兀自小鹿乱撞。
坐了一阵,又一股穿堂风卷了进来,洞中寒意更甚,少年打了一个哆嗦,心想:我是一个练武之人,久坐洞中,犹自感到寒冷。洞中那个柔弱少女睡着了怎生抵受得住?再这样下去,她恐怕要冷出病来。
少年环视黄龙洞,只见洞中前面昏暗,里面漆黑,地面上有很多随风吹进来的竹叶、枯枝。
少年灵光一闪,心想:君子不欺暗室,不如我给她生火取暖吧!
少年想到就做,起身收集了一些竹叶枯枝,在玉罗刹的脚边生了一个火堆。热气袭来,少年觉得洞中暖和了不少;火光也将洞中照得明亮了。
少年得意地起身,看向玉罗刹,只见她柳眉微蹙,双手抱着身子。少年以为玉罗刹仍是感到寒冷,搔搔脑袋,心想:倘若她因寒致病,我于心何忍,避嫌事小,宁愿她醒来怪责我吧。
于是,少年脱下身上外衣,悄悄走上前去,将外衣轻轻地盖在玉罗刹身上。
少年没了外衣,不敢坐在洞口,给火堆添了柴火,蹑手蹑脚地走向洞壁。
走了几步,忽然听到身后有翻身坐起的声响,少年转身去看, 但见那少女怒容满面地瞪着自己,少年不明所以,呆在原地不动。
玉罗刹厉声斥道:“大胆狂徒,敢来欺我?”
其实玉罗刹将少年的举动都看在了眼里,她原本以为少年就是企图收买小道士向她下药的人,是应修阳请来的帮手,他追到黄龙洞来是要加害自己的。
然而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