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来临。
吴用带着阮氏兄弟,驾着一百余艘战船离了渡口,朝着曹操军营驶去。
这些战船上都在两侧扎满了草人,从远处看浩浩荡荡一大片,犹如一支万人大军在水上行驶。
吴用本人也是显得异常兴奋。
自小读书学史,吴用就对一千年前的三国时代着迷万分,他的偶像正是诸葛孔明。
当然,吴用也是一个勤奋好学的读书人,把三国读了个遍,也对诸葛亮的权谋认真学了个遍。
由此,吴用自号加亮先生。
在平日里、在梁山上,那把破鹅毛扇也是片刻不离手。
靠着他的学识,吴用当上“诸葛亮梁山分亮”,在梁山得到了智多星的称号,也成为宋江最得力的助手。
对于吴用来说,跟随宋江从大宋穿越到大汉,也是不幸中的幸运。
因为这也是令他着迷的一个年代。
他想,凭着自己对三国的研究,一定能在这个时代大展宏图,成为诸葛亮那样的一代军师。
今天,他决心利用偶像诸葛亮的计谋,在这里提前给曹操摆上一道。
曹操一旦上了自己的当,那自己也将扬名天下,历史上可能就会留下“吴用草船借箭”的记载。
想想就兴奋。
在距离曹操军营十里的地方,阮小二进来报:“军师,就快到了。我们怎么办?”
“还没有起雾吗?”吴用问道。
阮小二摇了摇头,“没有。而且丝毫没有起雾的样子。”
“我等兄弟常年在石碣村捕鱼,夜间经常在水面上混。今夜这气温......不像是有雾啊!”阮小七也提出了质疑。
“现在是什么时辰了?”吴用问道。
阮小七看了看天光,凭着多年打渔的经验,回答道:“大约二更天。”
吴用呵呵笑了笑:“时辰尚早嘛。小二小七,命所有战船原地停泊。进船舱里来,陪我一起喝几杯暖暖身子。”
他坚信,再这等上两个时辰,自己的妙计就可以实施了。
阮氏兄弟自从参加革命,哦不,自从参加智取生辰纲行动以来,一直都非常钦佩吴用,一直把这个闻名乡里的知识分子当做偶像。
所以此刻,尽管大雾还没有起来,但是也丝毫不怀疑吴用所说的话。
那就命令弟兄们原地停船,兄弟二人随吴军师进船舱饮酒去了。
“小二小七,现在大抵是三更多了吧?”饮了几壶酒,吴用问道。
阮小七道:“差不多了。都快四更天了。”
“你二人出去,看看水面上有没有起雾里。此时曹操大军已经睡了,我们前去挑战,吓死他们。”吴用吩咐道。
“好嘞!”
可是阮氏兄弟爬出船舱,傻眼了。
这百里水泊上面,根本没有大雾不说,只见天上那轮明月犹如一双失眠的眼睛,始终明亮清澈地照着大地。
“不好了,军师!”
软小二对着船舱大喊,“根本没有大雾啊......”
吴用闻声,赶紧从船舱里钻了出来。
他也傻眼了,这银月挂在天上,水面上波光粼粼,芦苇荡子在风中起雾,整个水泊在月光的照耀下,犹如白昼一般。
这还玩个鬼。
吴用只觉得脑袋眩晕,身体失去重力,一屁股就坐在了夹板上。
没有了雾,那么自己的草船借箭之策根本行不通啊。
如果这样靠近曹操到军营,不被当活靶子才怪呢。
此时想起白天朱武的话,他既来气又羞愧。
“莫非......”吴用口中念叨,“我堂堂梁山第一军师,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