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不!”
这个提议很快就被曹操否决了,“这件事不能让各路诸侯搅和进来。区区三万多梁山草寇,我曹操还需要他们来助阵?”
曹操心说,各路诸侯一同去救汉献帝,到时候汉献帝落在谁的手里还不知道呢。
我曹操一定要把天子掌握在我一个人的手中,将来好挟天子以令诸侯,掌天下权柄。
至于派谁领兵剿匪,曹操这次想亲自前往。
一来是因为其他人去他还不放心,毕竟把汉献帝掌控于自己手中,自己实现政治理想的重要途径,不能出岔子。
另外,曹操倒是对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宋江有些兴趣了,必须亲自去会一会他。
一众啸聚山林的梁山贼寇,他是怎么提前知道在芒砀山设伏,半道劫了汉献帝的?一个山大王又是如何有这么长远的政治眼光?
“众将听令!”
曹操决心已下,对众人吩咐道:“这次我要亲自领兵八万,前往梁山剿匪,把天子营救回来!”
众人齐呼:“诺!”
“文若,你看这次剿匪我们需采取什么策略?”曹操每次征战,都要询问荀彧的意见和看法。
这时荀彧说话了:“主公,这次梁山剿匪,不能操之过急,需有一个月的准备时间才稳妥。”
“为何要等一个月?”
曹操不解,“天子被梁山贼寇掳到梁山去了,我们不应该即刻发兵救天子于水火么?”
迟则生变,被其他诸侯抢先一步得到天子怎么办?到时候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不一定是我曹孟德了。
可荀彧却说道:“主公,在下对梁山水泊一带有所了然,那梁山水泊水网交织,周围百里水泊。我们的将士很少有水战经验,贸然出击不但救不了天子,反而损兵折将。
另外,到梁山水泊剿匪,船只很重要,我们需要打造百余只大趸船。”
曹操听了急了,“说的容易,你让我一个月内打造百余只大趸船?这怎么做得到呢?”
“主公勿虑!”
荀彧似乎早有计划:“我认识一个工匠,名叫马钧。此人是大汉第一能工巧匠,尤善木工,我这就传令此人打造大船。”
“好,很好!”
曹操这下终于放心了,“请曹仁、夏侯惇加紧练兵备战,请刘烨协助马钧打造船只、并备足弓箭等剿匪物资,一个月后我要扫平梁山泊!”
“诺!”
......
一传十,十传百。
大汉天子被梁山一伙贼人劫上山的消息也不胫而走,传遍各州郡。
无论是诸侯、官吏还是百姓,听到这个消息都无比震惊。
一个天子,以及一个王朝的中枢,竟然会在逃亡途中落于草寇之手,简直是大汉之耻。
各路诸侯除了震惊之外,在反应和行动上却是不一。
冀州。
许攸和沮授正在袁绍帐前争执不休。
他们争执的核心就是一个:如今大汉天子被曹操劫到梁山泊去了,袁绍到底应不应该发兵前去救援。
许攸拱手道:“主公,我们应该立即发兵去救,那梁山泊距离我们距离更近,我们这次绝对不能再让那曹操抢了先呀!”
当初天子逃离长安,许攸就劝袁绍把天子迎到冀州来,把大汉朝廷安在冀州,可袁绍犹豫不决,行动上落后了曹操许多。
在许攸看来,现在机会终于再次出现,必须抓住。
对于许攸的进言,沮授又发言反驳:“当初我就劝主公不要奉天子诏。把天子接到冀州来,我等岂不是要受天子节制,主公的威严何在?”
沮授还是坚持之前的观点,认为袁绍已经占据冀、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