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回正在迷茫路上的梁山众人。
正当宋江召集军师吴用、玉麒麟卢俊义商讨今后出路的时候,只听见前哨将领朱贵前来报告:“大哥、军师,前方十里发现一队人马正在慌慌张张地行军!”
“是什么队伍?”吴用拿着鹅毛扇问道。
朱贵描述道:“骑马者有数百名军士,数十名文官模样的人,中间还有数辆大马车,似乎还有不少女眷。”
“兴平二年,李傕郭汜相攻,七月帝出长安......”
自言自语地梳理了一下历史,宋江突然瞳孔放大,对吴用问道:“军师,这些慌乱人马,有没有可能就是从长安逃出来的汉献帝呢?”
“有这个可能!”
吴用熟读历史,也顺着宋江的思路道:“小弟记得史书记载,这一年的七月,汉献帝在董承、杨奉等人的保护下逃离长安,之后被曹操半道救下,然后迁都于曹操的老巢许昌。”
“如果是这样......”
宋江背着手,望着远方泛着金光的天际,若有所思地说道:
“我梁山兄弟一夜之间便来到了大汉,总要创立一番事业。如果真是汉献帝,我们何不半道劫下,引为我所用?”
听到宋江此话,一旁的吴用和卢俊义顿感惊讶,这不像宋江的作风啊。
他们突然觉得,眼前这位一直以忠君报国为己任的公明哥哥,仿佛变了一个人。
“兄长,这事......”
卢俊义刚要开口相劝,就被宋江打断了,“弟兄们,机会稍纵即逝,一定要在曹操的前面劫下汉献帝。这可能是我梁山众兄弟今后在这个时代的前程所在!”
“是!”
卢俊义:“......”
吴用:“......”
话说汉献帝刘协,携董贵妃等女眷,连同国舅董承等一干文官,在杨奉、韩暹、李乐、胡才等将领的护卫下,连续赶路数日。
连日来,天子一行人连续受到李傕和郭汜两方叛军的轮番追杀。
虽数次化险为夷,但军士也仅剩下数百。一行人舟车劳顿,早已人困马乏,逃至芒砀山的时候已经是水粮皆无。
汉献帝刘协都饿得头晕眼花,饥渴难耐,叫来董承:“国舅,能不能给朕找些东西充饥,找些水来给朕解解渴?”
“陛下,老臣羞愧难当啊!”
董承无奈地回报:“连日来那贼军追的甚紧,一路上只顾着逃命了,粮米和水都已耗尽。老臣已经派人去找了,还请陛下再忍忍吧!”
“唉哟......朕的命实在的苦啊。”
刘协捂住肚子呻吟着道:“朕自登基,被董卓欺凌多年,熬死了董卓还要被李郭二人追得到处跑,如今竟然连口饭都吃不上。你说这大汉江山,还是我刘家的天下吗?”
“陛下宽心,勤王的诏书已经发到各地诸侯了。此地是曹操的地盘。想来曹操应该已经在前来救驾的路上了。等曹操一到,我们就安全了,也就有吃的了!”
“那曹操会真心前来勤王吗?”
“陛下放心,此人在长安曾手持七星刀刺杀董贼,可见其人忠诚于我大汉朝廷,大事可成。”
董承如今能做的,只有宽慰刘协,还有他画饼充饥。
在绝望之际,轿子外面又传来一阵恐慌之声:“叛军追来啦,叛军追来啦......”
杨奉等人倒也尽职,只听见他们迅速组织排兵布阵,准备迎敌。
可是没多会儿,就听到了另一个不一样的声音:“是皇帝陛下吗?我等是前来救驾的,并非叛军。”
听到这个声音,董承和刘协提到嗓子眼的心总算落下。
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