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徭役的人家得到消息,田家村出去的人没有被送到军中,只是安排运送粮草。
这些人的家人,嘴中个个阿弥陀佛,还约着哪天一起去庙里烧香拜佛,感谢佛祖保佑。
贾汐汐想着,这种好事怕是王大力在中间周旋的吧,不然,为何他们村子里的为何能有这种好处。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村子里的气氛明显不对劲。
家中有存粮的也不敢大吃大喝了,能省则省。
没有存粮的人家,着急忙慌地去镇子上买,结果就是拿着银子去,都不一定买到粮。
这就弄得大家更加的人心慌慌。
田兆兴来找过田善明几次,他是种地的老把式了,这会儿也跟着焦虑起来,“善明啊,我怎么瞧着不对劲啊,明年咱们这里不会也闹旱灾吧?这已经立冬了,也没见下过几滴雨,这可怎么办才好啊?”
庄稼人就是靠天吃饭,田善明那日在镇子上见到街上的流民,心里也是没底,只得硬着头皮安慰田兆兴,“叔,应该不会吧!咱们地里的小麦长势不错啊!”
田兆兴咂巴了几次嘴,本想骂人的话也没说出,想了想还是算了吧,他一个毛孩子,又没种过地, 懂什么。
田兆兴在田善明这里,找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便在村子里四处溜达。
其实村子里像田兆兴这样心里没底的人,多的是,他们就聚集在一处,各抒己见说着自己的见解。
田兆初不忙的时候也加入其中,至少有些话说出来,总比放在心里的要好。
田善明得到了解脱,便和田善庆还有田善荣一起,在家中读书写字日子还算是过得充实。
何氏和贾汐汐负责做饭。
何氏这一阵子虽然没有去做镇上,可也知道外面闹饥荒的事,她和贾汐汐商量,“要不咱们也省着点,还是改成一天二顿饭。”
贾汐汐不愿意,“娘,咱们粮食屯得足,您不用担心,二弟和三弟都是长身子的时候,可得吃好了。”
何氏看着埋头切肉的贾汐汐,便咬牙答应了。
唉,这媳妇哪哪都好,就是过日子这一块有欠缺。
这几日她也和村子里的同龄人打成了一片,她去她们家串门时,看着人家省吃俭用的,总觉得自己家的日子和他们好像不一样。
现如今他们家的日子,每顿饭都要有肉,大米,白面馍每顿换着样的吃,可别人家都是全家人炒一个青菜,主食都是粗面馍,不干活的女人们,都是喝稀的。
何氏这人也是有意思,想到这里,她又看了贾汐汐一眼,见她还是在埋头切肉,面前明明堆了一小堆了,怎么还切?
贾汐汐可不知道何氏心里在想什么,她现在想的是,这肉怎么吃才好吃。
抬头时看到院子里挂得一串红彤彤的辣椒,嘴里不自觉地流出了口水,有了,做个水煮肉片,然后再蒸锅米饭。
“娘,你帮我蒸锅米饭,我做好吃的给你们吃,不过一个菜怎么能行,娘,你再帮我从地里拔棵白菜,算了我去吧,娘,麻烦你帮我去买斤黄豆芽,顺便捎上一斤豆腐来。”
何氏张了张嘴,本想说,东西都涨价了,能省则省吧,可她仅犹豫片刻,便接过了贾汐汐手中的钱出了门。
人老了管那么多干嘛,挣银子的事又不我操心,有吃的就不错,总比没有吃的时候强多了。
何氏这么劝着自己,很快就和自己和解了。
她去买豆芽时,卖豆芽的人家把她视为上宾,热情的让她都有些不适应,虽然价格比起以前高了不少,要是搁以往她指定小心地问一句,“这豆芽多少钱一斤,”,心里嘀咕一句,那么贵啊,便小心翼翼地看着人家的脸色,说一句我不买了。
今儿何氏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