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子可算来了……徒……徒弟?”平秦王不可置信地看向我,又看向师父,恍然大悟道,“这就是凗氏那位?凗家把她送来啦?哎,我不知道啊,你说这……”平秦王面容略显尴尬。
“对不住啊,弟……不是……”他向我赔礼道歉,嘴一滑,称呼还是没改过来。
“你先回去吧,我和义兄有些事说!”师父浅笑着摇摇头,表情故作无奈。
我从师父的书房出来后,沿着长廊而行,路过正厅,瞧见屋外有许多布衣百姓,他们身边的竹筐里装着满满当当的粮食和蔬果。
我瞧正厅有仆从端着茶水出来招待他们,便上前拉住他过问。
“这些是平秦郡的百姓,随平秦王一道来的,带了不少今年的收成来感谢殿下去年出兵救城的大恩。”他解释道。
“敢问这位是?南辰王妃?”百姓纷纷注意到我,上前客气地行礼。
“不是,不是!”我又一顿摆手,恨自己不会开口,连句解释的话都说不上。
“这是殿下的徒弟!”仆从替我解释。
“我听说,南辰王殿下的徒弟都是大将军啊!”百姓疑惑。
“新收的,新收的,这位是清河郡凗氏坞水坊的嫡女凗时宜。”仆从如是介绍。
“清河郡凗氏?那不是北陈世家之首吗?殿下竟收了凗氏中人为徒,不愧是南辰王殿下,文韬武略样样精通,让我们折服啊!”
“你手下的人怎么跟你一样,都喜欢认人为妻!”师父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哎呀,我刚刚不是不知道嘛,有句话不是说,不知者无罪嘛!”平秦王委屈巴巴地看着师父,又说,“你还好意思说,堂堂南辰王收徒,这么大的事儿,外面是一点儿风声都没有,那也不能怪我们不知道呀!”
师父凝思片刻说,“你说的对!这件事是我做的不妥。”师父看向我,“明日,我便带你去见见王军。”
我微笑着点头,行礼回应。
“还有,你知道我从不喜欢这些礼节,你让百姓带这些来做什么?”师父指着百姓们带来的收成,皱眉道。
“这不是我让他们带的,是他们非要跟着我来,说是一定要亲自当面感谢你的救命之恩,我还能拦着不成?”
随即,百姓们激动地跪下叩头说,“小人代表平秦郡的百姓,多谢殿下去年护城之恩!小人素来听闻殿下您清正廉明,不肯收贵重的财物,可这些都是我们平秦郡特有的物产,希望殿下您能领下这份心意。”
“殿下,您就收下吧!”
“殿下,您收下吧!”
“好!你们这份心意,本王受下了,只是以后不必这样客气,守疆护城本就是王军的责任所在,你们有心即可,这些礼节的东西,能免则免了!”
我从前在凗府时,也常常看见有人往府中送礼,有朝廷官员,也有民间豪门,有的是来求阿舅办事,有的则是仰慕阿舅的才学特地前来拜访。
送的礼品,有古籍名典、山珍海味,也有金银玉器、田产地契,阿舅有时候会拒绝,但大多数时候都会收下这些礼物,存入库房以备后用。
阿娘说,阿舅是朝堂中难得的“清官”,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阿舅能走到如今这个地位,虽说一直都秉承着以天子为尊,以万民为己任的宗旨,却也难免会有浑水摸鱼的时刻。
我自打入南辰王府以来,也总能瞧见来王府送礼的官员和商人,但他们几乎都被拦截在王府门外,连师父面都没见上,便被守卫劝返。
现在,我不知阿舅和师父孰对孰错,只知道西州的南辰王殿下不仅是一位受百姓爱戴的好王爷,更是我心中值得崇拜的师父,他不拘俗礼,不端架子,严肃却也温柔,稳重却不古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