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防止泥封弄脏布匹和衣服,陆川还在泥封的外面包上了一层纸,并且纸上印着陆氏各家商号的商标和介绍。
为了打消客商的顾虑,陆川还贴心地送上了一层保险:如
果在运输的过程中,出现了玻璃器破损或者食用油漏出,陆氏商行包赔一切损失。
就这样,食用油的销路也终于冲破了最后一道关,成功在兖州驻扎下来。
……
济北郡伯厄县胡家庄,从这里向东北方走二里地,就能抵达青州府齐郡昌达县。
对于这里附近的十几个村子来说,去昌达县城比去伯厄县城可近太多了。
哪怕由于界碑的存在,两边的居民无法越界,可是每逢到了初一十五,两边的居民就在边界上摆集市,这是长久以来自发形成的习惯。
这样的集市,就是货物和消息传递的最好媒介。
故而,早在陆川从未涉猎兖州府的时候,“陆大善人”的名声就已经在这里传开了。
胡家庄的胡杰,是一位老实本分农民,由于老母重病一年,将本就单薄的家底彻底掏空了。
本地的乡绅荀氏早就盯上了他家的五亩田地,打算用极低的价格收买过来,把胡杰变成佃农。
原本,胡杰都已经不抱希望了,可是陆大善人却突然将生意开到兖州来了,这不禁让他喜出望外。
传闻青州府的佃户都在陆大善人的关照下,过上了好日子,那自己若是能得他的照拂,以后的生活就还是有希望的
。
可是胡杰不认识陆川,他认识的圈层也都是本地的农民,根本不可能认识陆川。
最后,他选择了一个最笨的办法:直接去集市上,找商贩就挨个问:“你认识陆川吗?我有重要的事情需要见他。”
卖菜的小贩对他说:“你找我没用,你得去陆氏商号的摊位上问,他们说不定能找到陆大善人。”
胡杰有些沮丧:“我不认识字,不知道哪个是陆氏商号。”
小贩说:“我也不识字,你但见到吆喝卖布的、卖玻璃的、卖糖水的、卖油的,多半就是他家的了。”
胡杰谢过小贩,转头就开始寻找刚才说的这几种摊位来。
果然被他寻到了一个卖玻璃了,于是上前询问:“你是陆氏商号吗,你认识陆川吗?”
卖玻璃的小贩被吓了一跳,见对方只是个农民模样,于是问:“我只是从陆氏商号拿货,你找大善人干嘛?”
胡杰的眼中有些失望,他对玻璃小贩说:“你如果见到陆川就帮我带个话,就说胡家庄胡杰有要事找他。”
说完,胡杰就离开这个摊位,去下一家说了同样的话。
这一天,集市上所有摊贩都被胡杰弄得摸不着头脑:“胡杰是谁?找陆大善人干嘛?为什么说话这么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