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场校园恋爱, 对谢嘉衡来说并不容易。
普通学生只会有“早恋”的微妙负担, 一边知道这可能没那么正确,但又一边跃跃欲试,这是年轻人无伤大雅的叛逆。绝大多数校园情侣的爱恋都是纯洁的,最亲密不过是接吻拥抱, 再往下就是禁忌了。
但谢嘉衡是真真切切有过婚姻体验的, 幸好纪思恬思想开放,对“性”之一事并不避讳, 他谈论起这件事没把她吓走,反而觉得他太过在意, 可能有封建直男癌的嫌疑。
……好吧, 虽然他确实是——但只是曾经是!
经历过无数次现实打击, 三观重组, 无论主动或被动, 谢嘉衡已经从当局者迷的状态中挣脱。女子并非天生蠢笨,是旧秩序限制了她们所有的可能性。
挣脱这些条条框框, 人伦不会颠倒, 秩序不会消亡,再倒回去看那些利益既得者的谎言,只觉得荒唐可笑。
奉行那套秩序的, 要么是心安理得的坏, 要么是不自知的蠢。也不知道是幸或不幸, 谢嘉衡是后者。
所以他能懂父亲在面对若清时,是怎样崩溃复杂的心理。他只是做了顺应时代的事,还自以为是个好人, 结果若干年后, 对他们的评价就是封建男子的丑陋嘴脸?
这对于勤恳半生, 想要青史留名的谢家父子来说,打击实在是太大了。
虽然若清后来也补充道,并不完全是他们两个的错,时代局限性的问题更大些,但谢嘉衡还是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郁郁寡欢。
在这里还得感谢崇知的重点班流动制度。虽然它残忍至极,但它用一根胡萝卜吊着谢嘉衡不得不往前冲,直接剥夺了他伤春悲秋的资格。如果将战线延长到高考,他的茫然期也会被延长好几倍。
谢嘉衡是在升入高二时才开始和纪思恬谈恋爱,那时距离纪思恬说“再考虑一下”也过了一段时间,他的成绩也稳定在了年级前十。
其实按照他原本的计划,这件事可以被安排到高考后,甚至是纪思恬从国外留学回来后。但他忽略了一点,纪思恬的光芒不止他能看见,其他男生也能看见。
这可不是从前“有了默契”就定下终身的时候了——何况按照纪思恬的意思,她说考虑可不是委婉,而是真的要考虑!
谢嘉衡急了,虽然他已经(被迫)接受了现代人先谈恋爱后结婚的观念,但他找女朋友是按照找妻子的标准去找的,这要是被人抢先一步,那他还能遇到既心动,又合适的女孩吗?
论起追女孩这事,谢嘉衡是一点经验都没有。要说求助吧,父亲那边是不用想了,就算他敢教,以母亲的态度来看,谢嘉衡也不敢学啊(……)
至于家里的其他人,都是比他小的弟弟,更是无从谈起。谢嘉衡也考虑过向同学或者上网求助,但因为一些“保护女孩声誉”的传统观念,他完全没漏出任何关于纪思恬的信息,别人的建议对他的情况适配度不高,还险些弄巧成拙。
谢嘉衡还找过谢芷清和谢若清,结果全都被拒绝。谢芷清说她的立场很复杂,出于妹妹的角度是该帮哥哥,但她也是纪思恬的好朋友,哪能推着闺蜜入火坑。
还是让他们自己解决这事吧,能不能成都是天意,她不掺和才是最好的做法。
谢嘉衡:?
什么叫入火坑,他哪里有芷清说得那么差劲!
他为自己辩驳几句,说了些自身优点,结果被若清一阵猛怼,将他从头到脚一顿痛骂,积压了十几年看不惯的怒火恨不得全部发泄出来——家人就是这种很矛盾的关系,盼着他们好是真的,但心里有气也是真的。
郑毅后来给他解释,若清在治病阶段情绪不稳定,太过于心直口快了,请他多包涵。
谢嘉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