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饭,田福军和夏辰一起到了书房,两人聊起了地方发展的问题。
最近的政策变化很大,很多地方都在大搞建设,黄原市也是处处都是施工现场。
田福军最近的工作也很忙,只是忙碌之余,田福军也一直小心翼翼,生怕走错了路,耽误了老百姓致富。
如今,夏辰这个见多识广的四九城来人,在乡下转了几圈,也算是了解了当地的情况。田福军就想听听,看看夏辰对于当地发展有什么看法。
听到这个问题,夏辰沉吟片刻,才开口道:“我是个专门搞技术的,地方发展,这方面我还真不擅长。不过既然田书纪问到了,我也就简单说两句我自己的看法。
如今,大夏各地都在搞建设,市场经济也放开了,未来商业发展自由度越来越高,经济也会越来越有活力,进步也会越来越大。
但度过了前期之后,后面再想有突出的发展,超过其他地方,就必须找到自身的优势。
咱们大夏有句老话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不妨想一想,黄原市有什么独特的优势,是只有自己有的,其他地方没有的。”
田福军也陷入沉思:“夏工的意思我明白,只是咱们黄原市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也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特产。而且,短时间内,还是要先自给自足,让所有人吃饱饭才是第一要务。
如今,每家每户都有了自己的土地。但如何提高土地的产量,产出更多的粮食,才更重要。”
夏辰却是笑了:“要提高产量,无非是优良的种子,充足的水分和土壤肥力。再加上对病虫害的防治。
种子这方面,我在四九城的时候,就听说各个研究机构正在培育优良的种子,应该也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效。田支书不妨派人多跑跑,尽快把优良的种子引进来。
再有就是土壤肥力,倒是可以在黄原市建立化肥厂,一方面可以提供很多工作岗位,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老百姓购买化肥的成本。
水源这方面,只能修缮河道,多挖水井。
如果从长远考虑,咱们黄原市有很多荒山,以前砍伐过度。现在不妨组织一下,植树造林,这森林植被覆盖率高了,降雨量也会相应的增加。只不过这些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了。”
夏辰说的这些都是最基础的,田福军自然也知道,但做起来的难度就要大一些,不过种子的问题,确实给他提了个醒,现在讲究科学种田,只有从各方面满足农作物的生长条件,才能够真正的提高产量。
夏辰接着说道:“其实,我们黄原市的大枣,黄龙核桃,黄小米,都可以作为特产。未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必然会慢慢开始追求生活质量。
如果能够把这些土特产包装一下,打上标签,也可以成为本地特色。而且,在荒山植树造林的时候,也可以栽种一些果树,这里环境我看过,应该比较适合种植苹果。
田书纪可以让农业方面的专家具体考察一下,若是真的合适,就可以估计农民承包荒山,栽种果树。”
田福军眼前一亮:“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
夏辰接着说道:“黄岩市历史悠久,自古就是非常重要的军事重镇。近现代这里有发生过很多事,从更长远的考虑来看,也可以把这里打造成旅游风景区。
针对本地特色的人文地理,打造独特的旅游文化。比如这里的窑洞、大秧歌、安塞腰鼓,都是很有特色的。我这个外人看了,就感觉很新鲜。
如果将来人们的条件好了,肯定会想着到自己没去过的地方四处看看,游览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
如果有很多人来到这里旅游,就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比如餐饮,住宿,特色小商品,纪念品等等。”
田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