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脱脱的吹牛啊。
别说一个二十多的小伙子,就算秦州那个全国有名的鲁未申,也不敢放言所有类目都精通。
这是什么概念?
这些东西,光是学习基本知识,恐怕就得一辈子。
还要有超绝的天赋跟记忆,人说隔行如隔山,在古玩行,隔个类目就能隔座山。
玩瓷的看不懂玉很正常,玩玉的看不懂漆器合情合理。
样样都通,那绝对是样样疏松。
“理他干嘛,这种吹牛逼的屌丝,一年见不到一百也有八十,干活干活。”张成功甚至连话都懒得跟李重楼说了,脸上写满了轻视。
历瑶闻言,暗暗松了口气。
她真怕李重楼不知天高地厚,激怒了张成功跟孙解。
好在两位前辈肚量大,不跟李重楼一般计较,才没起冲突。
于是在一旁开始端茶倒水,侍候着三人。
李重楼也没把两人看不起的话当回事,本事是自己的,他早就过了需要别人认同的年纪。
来这是帮任荷一个忙,瞬间见见宝贝。
哪有功夫跟这两个半大老头瞎墨迹。
李重楼顺手拿起一尊铜佛像端详起来。
别说,这任荷倒是比曾旺强的不止一星半点,虽然是个女人,但买来的东西却经得起他看。
这是一尊北魏佛像。
造的是释迦文佛坐像。
李重楼略一思索,便提笔写了起来。
“北魏佛像,大至可分为两个时期,迁都洛阳前跟造都后。”
“迁都前,一般多保留着较浓厚的西域和凉州地区佛像样式,而凉州地区的佛像也是融合了西北印度犍陀罗地区和印度本土马土蜡的各种因素。”
“但主要接受的是新疆于阗和龟兹两大和纱统的佛像样式而形成,当然有时在某尊像上表现的某种因素或强或弱。”
“其规律一般是:一、佛像为磨光式肉髻或分为数绺式,变形的涡卷式、水波纹式发型是外来的佛发样式,螺发肉髻(马土蜡系统)数量极少。”
“二、大衣是通肩式或袒右肩式,衣纹结构仍多呈U或V形,线条隆起,中刻一道阴线。”
“三、菩萨头挽高髻,戴冠,束冠的缯带向两侧飘出。上身袒露,下着裙。肩搭帔帛,帔帛从两肩下垂于膝部然后上卷,以后又发展出帔帛交差穿过一环。”
“四、早期飞天是穿裙露足的,以后变为长裙飘舞,包裹双足,到北周时又露出双足。”
“五、单尊铜造像有大莲瓣形背光,四足台座,四足面宽阔,一般为分铸组合而成。”
“纵上所述,此尊造像为北魏太和元年阳氏造金铜释迦文佛坐像。”
洋洋散散几百字,便把这尊北魏佛像的来历跟渊源写的一清二楚。
这时,历瑶才刚把李重楼的茶端到他身边。
看到他已经写出一尊佛像的介绍,而且还把鉴定方法写的这么细致,顿时美眸圆瞪,异彩流转。
她先入为主,认为李重楼就是个吹牛博人眼珠的屌丝。
可如今,不但宝玉石和瓷器方面,就连佛像他都懂。
这……
难道他说的话是真的?
历瑶不禁心神动摇,一时间又难以置信。
毕竟认知阻碍了她的思想。
李重楼不知道短短片刻,历瑶心情变化的如此复杂,放下铜佛像,又顺手拿起一方砚台。
依然是看了几秒,然后便笔走龙蛇。
“清乾隆旭日东升松花江石砚一尊。”
“松花石又名松花玉,产于祖国东北长白山区松花江的发源地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