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女生小说 > 权相之子(清穿) > 第53章 会试与生意(一)

第53章 会试与生意(一)(2 / 3)

书社书局也热闹起来。徐乾学作为今科主考,他的文章策论早就销售一空,很快连以往的诗词作品也卖完了。就连他的亲舅舅、明末大思想家顾炎武的《日知录》《顾亭林文集》等书也被人们竞相争抢。

书致和雅布下班的时候路过书局,见一个家仆模样的人疯疯癫癫地跑出来大喊:“我买到了。我买到了。我们家少爷这科一定能中了。”

雅布看得好笑又奇怪:“这些人都疯了不成,这是书,又不是试题答案,要是比谁买的书多,你哥就该中状元了。”

“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书致白他一眼,但凡家里有个人要参加考试,亲属们多少都会有点宁可信其有的心态。就连他爹最近都对研究徐乾学的文风很感兴趣,时不时就把后者在兵部存档的折子翻出来看呢。

除了主考官、副主考的大作,还有一类书籍销售得很好,就是各大书局、书院压题的“考前模拟卷”。

清承明制,会试共分三场,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三场,考经史实务策五道,类似于后世国考中的“时事政治简答题”。要求考生引经据典、联系实际,回答该如何治兵/重农/理政/治国等问题。

而时务策出题又有两种出法,一种是出得大而空,比如问一些古之圣君应该具备哪些德行、现在的治国方略应该如何改进等问题——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暴君不会因为区区几个举人写了篇好文章就瞬间变得仁慈;治国方略那更是朝堂博弈的结果,压根不可能因为一群书生提了几个好的建议就轻易改变。这属于是坐而论道,重在考察考生八股文功底的一种出法。

还有一种是出得小而实,比如顺治十三年徐乾学中试的那一届春闱,恰逢黄河大汛、下游数省民不聊生,会试就出了一道如何治理黄河水患的题。这就属于紧扣实际、重在考察考生治国理政能力的一种出法。

“那么哪种出法对我哥有利呢?”书致曾经问过顾贞观。

“当然是后一种。”顾贞观无奈地说。

纳兰成德天性洒脱,推崇清新自然的文风,觉得文字不必拘泥于格律韵脚,定要表达自己的真情方可动人,尤其推崇明代冯小青“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这种简单到近乎白描的抒情方式。如今虽然被迫学了点八股这种命题作文,但充其量只是不排斥,绝对称不上热爱或者擅长。

但他出身权贵之家,自幼跟着父亲耳濡目染,眼界格局和对朝堂事务的熟悉程度都不是一般举人能比的。别人至少要考上举人才勉强摸到官场的大门,他从一生下来就是门里的一员,做起时务策来,当然更显得游刃有余。

“那倒还好。”书致听了心中瞬间有了底。康熙自然是务实的君主,一向喜欢能干活的汉臣,而不是只会玩笔杆子的文人。礼部和翰林院那群人精出题,必定是揣摩着皇帝心意来的。

当天,成德就被下班回家的弟弟莫名其妙地抓着恶补军务有关的知识。

“还用你教?”成德哭笑不得,“如今朝堂上正在打仗,明眼人都知道时务策肯定要考跟治兵有关的内容。京城各大书院从一个月以前就开始专门开课讲历代治兵之法了。”

“啊这。”书致再一次被古人的智慧震惊了,果然从古到今这种国家级考试都是内卷的汪洋,能够脱颖而出的人无不是卷王之王。

“但他们肯定不知道安亲王的动向,各方大臣的立场吧?”书致突然灵光一闪。

“这倒没听说过,”成德摸摸下巴,“可这些难道不是绝密消息吗?”

“只有成文的消息才能是绝密。至于立场、态度、站队这种消息,大家伙也不会明着说出口,都是彼此互相揣摩出来的。”

“那你讲讲?”

“目前来看,朝堂上已经形成了共识,三藩之战是一定要打到底,

最新小说: 喜欢太监怎么了 祖传玉佩送老公了! 怀崽王爷住进我的空调房 [火影]佐樱黑穿越成春野樱 公主今天想篡位了吗 娇蛮摘月亮 阶上春漪 玩家角色扮演卡[无限] 位面小卖部经营日常 猫又不想让二传知道喜欢的是他的托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