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空间,再次见到了那头庞然大物。
他手中幻化出冷月刀,开始学着鲲的畅游、摆动与发力,一边扭动身躯,一边挥刀出招。
初时为了顺应那种力量运用方式,只能勉强随意出刀,渐渐的,可以把鲲之势加入到最简单的基础刀法中。
当然,这只是在神识空间中练成的,而并非现实世界。
记得二十一式“基础刀法”练成后,利用内部管道修改行气路线,焕发了第二春;
经过千层浪的叠加,焕发了第三春;
用长刀去演练和感悟,焕发了第四春,当然这是最小的一个春天;
而今,随着鲲之势的加入,这门刀法将焕发第五春。
要在现实中将鲲之势融入刀法之中,并保持招式的一气呵成。
要求气息和内劲必须绵长,且元气需要沿着鲲所暗示的特殊线路,源源不绝地输送到手臂和冷月之中。
前期“风雷斩”的蓄势练习非常有用,可以使他更快、更深刻地领悟鲲之势。
而当鲲之势练好后,又可以缩短“风雷斩”的蓄势时间,解决上次遗留的问题。
在神魂空间中完成融合之后,金梓鸣离开了大海,重回腾琼山脉的那个洞穴附近。
开始在现实世界用肉身演练“基础刀法”,希望能将鲲之势融入。
初始他不用内气,仅以肉身临摹鲲之势,去施展外家的“虚实旋风刀”,很快他就成功,让那种血腥杀伐变得更为彪悍。
用修真的理念重练外家刀法,带给他一个巨大惊喜:
原来以为外家讲究的节节贯穿,就是让意念跟上力量传递的节奏,前节动时,后节仅微动,后节动时前节基本不动。
但鲲所展现出来的滔天威势,却揭示了一个崭新的力量运用技巧。
真正的节节贯通应该是,神识、力量、身体各节部位协作,三者相合并节节传递。
这样不会有任何多余动作,幅度也不会偏大,能产生出最大力量,且没有额外损耗。
这种贯穿甚至可以像千层浪那样,产生一种抖劲,从而以两种力量去打击对手,既要打断你,还要震碎你。
金梓鸣恍然大悟,鲲之势阐述的是力量最原始的运用方法,对所有外家和修真功法都有用。
这种接力棒模式,既省力和持久,又能将力量最大化,甚至创造出新的力量种类,是肉身力量的最强展示。
下一步,需要将鲲之势融入“千层浪”和“分光刀”之中,最后才是“风雷斩”,那将是最艰难的。
他发现使用单刀进行融合非常缓慢,于是又取出秋源。
这把长刀更沉重,气势更足,与鲲之势暗合,竟很快就成功融入。
接着便利用这种势,来优化力量运用技巧,渐渐的,磅礴气势的积蓄,以及将其在战斗中倾泻出去的要领也被他掌握。
换回冷月,如何以更加快的刀速,更轻的刀身,建立和挥洒出厚重的刀势?
金梓鸣想到一个笨办法,他把谭五的那把重剑拿出来,斩去剑柄,把剑身从中折断,在冷月的两面刀身上,均绑上半截重剑。
给冷月“增重”后,还真来了感觉,沿着鲲所启示的行气线路,不久便在“风起云涌”中蓄出鲲之势。
并在“乌云盖顶”中全面体现出这种势,最后则在“惊雷现”中展现出海上风暴那样的狂野势能。
每当融合成功,他就斩去一小截重剑,以此不断降低冷月的重量,不断坚持下去,直到有一天,冷月刀恢复如初。
鲲之势成功融入各门刀法之中,虽然他对鲲之势的理解还是初级阶段,但依然让刀法威力大增。
金梓鸣休息了一晚,养精蓄锐后,翌日火力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