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千古第一檄文很快便传到肃州,接着又如长了腿一般快速地传播着。
因为这篇喜感十足的檄文,关内的大明百姓竟然感觉不到战前的紧张了……
不得不说,奇台阔倒是干了一件好事。
当这檄文的副本被肃州卫指挥使快马加鞭送入京城的时候,朱政煊正和军机处一众大臣对着地图研究着作战计划。
看完这檄文,朱政煊忍不住笑出了声,而其他大臣则努力地憋着笑。
随手将檄文丢在一边,他小声地咕哝道“唉,没文化真可怕啊。”
徐辉祖控制好脸部肌肉说道“皇上,奇台阔这檄文写的虽然问题不同,但是和我大明为敌的意思是表达地很清楚了。而且,皇上,你看这七个手印……很显然,关西七卫已经联合起来了。”
朱政煊的眼睛没有离开地图“这个我知道,不管他们联合不联合,真都打算一劳永逸地解决掉他们。”
“皇上,臣不是这个意思。臣的意思是,如此一来,咱们先分化再各个击破的策略可能就没效果了。”徐辉祖说道
朱政煊笑了“祖叔,你觉得他们这样的结盟值几个银子?”
徐辉祖却说道“皇上,他们可是一个民族……”
蓝玉也说道“是啊,皇上,当年蒙古大军横扫万里可不是偶然,他们的凝聚力非寻常民族能比。”
朱政煊已经不再看地图,而是踱着步子说道“你们说的都没有错,但是奇台阔不是铁木真,一个铁木真已经花光了蒙古人所有的运气,我不相信他奇台阔是下一个铁木真。”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气运,一个民族也有一个民族的气运,而再到国家更是也有国运。
譬如那倭国,几百年后,国运正隆,数次赌国运都能赢,仿佛开了挂一般。什么大清,什么沙俄,统统不是他的对手。
在国运的庇佑下,倭国才有了吞并华夏之心,也有了挑战漂亮过的底气。
只是,再好的运气也架不住作死,最后只能落得个战败的下场。
“皇上,国家大事,非有万全把握不可,切莫大意啊。”蓝玉连忙说道,他觉得朱政煊是在赌,赌关系七卫不是真正的联合,不是铁板一块。
朱政煊笑笑说道“国公不必担心,我有万全把握!”
为什么朱政煊有万全把握?这都是因为申虚道长。申虚道长说过,大明国运昌盛。
当然了,在说这话的时候,申虚道长也是警告过朱政煊的。
昌盛不代表着可以肆意妄为,明朝之前还有一个朝代也是国运昌盛,但是短短几十年就亡国了。
这个朝代就是隋朝,按理来说,只要杨广老老实实地哪怕是昏庸一些都无所谓。
以隋朝的国运完全可以抵消掉他的昏庸。
但是!杨广不昏庸却特别能作死。结果没几年,大隋国运被他作没了。国运没了,倒霉的事便一件接着一件,最终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在关西七卫挑衅之初,朱政煊之所以忍住没有发兵,就是不想过激,以免耗尽大明的国运。
可是钦差的被杀,让朱政煊意识到,若是再放任关西七卫,将来他们必成祸患。
看朱政煊这么有自信,军机处众人也不好再说什么。这么久了,他们比朱政煊自己都了解他。
两个月之后,京军已经到达肃州卫。
肃州虽是边关,但是却也从未见过这么多的军队。百姓们纷纷走出家门,看一匹匹战马从街上飞驰而过。
还有那军容整齐的步兵,都让他们大开眼界。
“啧啧,这才是我大明的威武之师啊!”
看着前来保护自己的军队如此强大,原本惶恐的百姓们顿时感到无比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