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听,岳龙明。”朱政煊发自内心地笑着。
岳龙明连忙说道“皇上,这是百姓对您的爱戴。”
“朕希望百姓不止爱戴我一人,而是爱戴大明所有的朝臣。”朱政煊说道
“皇上,众臣之萤火微光,怎能与陛下之皓月之明相比。”
朱政煊摇摇头“朕不怕百姓更爱戴你们,相反,朕希望他们爱戴你们更甚于朕。”
岳龙明连忙跪倒“臣不敢……”说着,额头上的汗已经渗出来了。
比皇帝更能得民心?这可是造反!这不是作死吗?
联系到朱政煊刚刚给了自己莫大的权利,他觉得皇帝是在试探他。
朱政煊负手踱着步子“朕在那皇城里,哪有多少机会接触真正的民间?做事的,还是你们呐。你们在民间的受到的爱戴理应比我多才对。”
“臣不敢,臣不敢,皇上。”
朱政煊此时才注意到惶恐不安的岳龙明“岳龙明,你不必如此。朕刚刚所言虽是有感而发,但是却句句发自肺腑。”
看朱政煊这么说,岳龙明才微微相信。
大明的皇帝怎么与历朝历代的皇帝不一样呢?他就不怕有人会趁着这样的机会收买民心吗?
不过,很快他便释然了。
这位少年天子的手段一直让人匪夷所思,既然他敢如此必然是不怕的。自己一个小小的指挥使,操那么多心干嘛,干好的事,将来混个封妻荫子就知足了。
安排好一切,朱政煊也准备暂时回京。
经过一番杀伐,闽省的土地改革已经走上正轨。朝廷收拢的土地已经陆续承包给了无地的百姓,相信用不了多久,土地改革将会在闽省全面推行开来。
所以,他也不打算再回闽省。
临走之前,两江布政使司所有大员悉数到场,聆听朱政煊训话。
庄严肃穆的礼乐中,朱政煊身着明黄色龙袍缓缓走上两江布政使司大堂,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分列两侧,威武异常。
“臣等叩见皇上!”
“众卿平身”朱政煊抬手说道
“谢皇上。”
“诸位,嘉县大捷乃是诸位勠力同心之果。自倭寇之祸以来,此胜前所未有。朕,心甚慰!”朱政煊先对众人提出了表扬。
众臣齐声回答道“全赖皇上文治武功。”
对于大臣们程序化的奉承,朱政煊并不感冒,话锋一转说道“这次大捷,虽是众位努力之果,但是首功当归一人。诸位可知是谁?”
一个个老江湖,当然知道朱政煊是在说谁。
尤建吉站出来说道“皇上,臣以为,嘉县渔民杨大友当居首功。他不光最先预警,而且孤身深入虎穴,将倭寇们引入我军的埋伏圈。此等忠义之举,乃是我大明百姓效仿之楷模。”
朱政煊点点头“此言不错,只是杨大友不光是百姓之楷模,也是大明所有人的楷模。朕打算重重地赏赐于他!”
“召杨大友觐见!”
很快,杨大友便来到堂下。
他一个平头老百姓,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此时他心中不免有些紧张。
朱政煊说道“杨大友平身!赐座!”
杨大友谢恩,一抬头才发现整个堂上就只有他和皇上坐着。
这是莫大的荣耀,今后两江的任何官吏见到他都得客客气气。
随即,朱政煊问杨大友道“杨大友,你为朝廷立了这么大的功,你说,你想要何种赏赐!”
杨大友连忙跪下“皇上,草民不想再要任何赏赐,您赐给草民的已经很多了。现在,草民一家衣食无忧,又有一处大宅。这,这是草民做梦也不敢想的。”
虽然杨大友在绝境之下展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