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原吉沉默不语,他当然知道秦逵所言非虚,但是长久以来对朱政煊的信任,让他又禁不住要服从。
看夏原吉犹豫,秦逵急了“夏尚书,你不会真照皇上说的做吧。我可告诉你,那是个无底洞!内迁的费用只是个开头,几十万人如何生活才是大难题!”
此时,秦逵对朱政煊有一个评价,那边是妇人之仁。
一将功成万骨枯,将如此,君王更不必说。在他看来,为了大明江山牺牲这几十万人也未尝不可。
“秦大人,皇上的脾气你是知道……”
秦逵一听这更急了“夏原吉,我本认为你是忠臣,没想到你也是个曲意逢迎的小人!”
撕破脸了,真是撕破脸了。
夏原吉被气得说不出话来“你!”
靳成一看,连忙打圆场“二位,二位,先别吵。吵是吵不出结果的!”
哪知秦逵根本不理会,直接说道“夏原吉,你是户部尚书,你知道国库里还有几个银子。你自己想想,到底能不能负担今后的费用!”
这一句算是说到点子上了,因为一直在准备和燕王的战争,国库里统共还有六百余万两银子。
即使今年的赋税全部收上来,可能也不足以支付这批费用。
负责主事的毛骧也是一阵头大,他一个特务被朱政煊强行推到这个位置,每天除了听他们吵架,就没干过别的事。
一般来说,最终几个尚书总能吵出个结果,然后找毛骧盖章。可是今天不行了,夏原吉和秦逵各不相让,每个人都有一堆理由。
“毛大人,你来说说,这封诏书该不该封还!”
封还是明朝一种限制皇帝权利的义务,如果大臣们觉得皇帝的诏书太过扯淡,便会原封不动给皇帝还回去拒绝执行。
这是大臣人的权利,也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重要标志。
“这个……”毛骧根本不想掺和这事,他只想干好他的特务工作。
“毛大人,您倒是说啊!”秦逵想得到毛骧的支持,但是毛骧可是朱政煊铁杆中的铁杆,他怎能支持封还。
“这个,秦大人,我认为皇上爱民如子,他绝不会坐视百姓受苦。所以嘛,即使您封还,皇上还是会坚持。”毛骧委婉地说道
正在几人争论不休的时候,朱政煊的第二份诏书又被送来。
秦逵一看顿时大喜,他觉得这一定是朱政煊改了主意了。
哪知打开一看,竟是朱政煊做的详细计划。还是毛骧比较了解朱政煊,他决定做的事,几乎没可能改主意。
不过看着这份详细计划,秦逵便哑了火。
朱政煊不仅是应对倭寇,还要让他们办另一件大事……
“秦大人,你现在还反对吗?皇上做事,岂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所能理解的。”夏原吉背着手说道
“这个……那啥,是我唐突了,唐突了……”秦逵赧颜道,同时心里对朱政煊也更加佩服起来。
“好了,征用卫所屯田的事就由你去办吧,秦大人。皇上可是说过了,务必安抚好兵丁和各级将领,千万不可出乱子。”夏原吉叮嘱道。
虽然他们都是尚书,但是因为夏原吉跟随朱政煊的时间最长,所以他的地位也最高。
朱政煊出的主意是什么呢?
这就不得不提一下明朝的屯田制度了,明初,因为常年的战乱,华夏人口损失甚多。
以至于明初时,大量土地荒芜无人耕种。
朱元璋当时推出一系列鼓励耕种的政策,其中有一项便是让军队种田。
这些士卒战时打仗,平时没战争的时候就种田。所产粮食自己留一部分,上交国家一部分。
本来这政策非常好,既不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