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所以不仅没有一人因此而嫉妒两人,甚至所有人都将两人视为榜样,视为学习赶超的动力。
书院之中,唯独有一人与此欢庆的氛围似乎格格不入,那便是头上已经包扎上的朱允炆。
此时的他,在人群的末尾默默地看着眼前的景象,眼神如古井无波,心中也没有因此而有任何的感想。
唯有李毫在经过他身边的时候,朱允炆才心中一动,想起了李毫在自己被众人包围之时,不顾威胁和危险保护自己的一幕。
而后嘴巴微张轻声说了句“恭喜”。
纵使人群熙熙攘攘,氛围吵闹,但是李毫还是听到了朱允炆这一声贺喜。
心中虽然有些奇怪,不知平日惜字如金的朱允炆为何会唯独对自己道喜,但依旧面带微笑地向着朱允炆点了点头。
临近晌午之时,书院之中一众先生和学生强烈要求为两人举报一个庆功宴。
庆祝这书院建成之后第一次有学生可以入朝为官。
但是李格两人却是客气地拒绝,并表示想要先回家通报父母一声,待回京之后再行庆功也不迟。
对此,众人自然表示理解,甚至罗学林还慷慨地将书院中的两匹快马借给了两人。
这一路上,李格和李毫两人早已经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之情,恨不得马上飞回李家村将这消息告知父母。
平日里靠着双腿最少也得半个时辰才能走完的路程,在两匹快马的帮助下,不到半刻钟两人便来到了村口。
李家村的村口。
此时一队行商正在村口检查着牛车,已经车上的货物。
李格两人一眼便在行商之中看到了相熟的面孔,而后策马走上前去道。
“关叔,你们这是要去哪里?”
被李格称作“关叔”的人名叫关成,虽然不是李家村的本地人,但是也在李家村定居几十年了。
关成扭头,认出两人之后,立马便是惊喜地喊道。
“哟,是你们两个小兔崽子回来了,还骑着大马!在京城混的不错哟。”
李格二人闻言皆是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而后便见这个粗犷淳朴的汉子继续道。
“这不,安定王的商队前几日纳人,咱村里正好有几头牛,我就先借来跑跑商。”
李格两人明白,关叔虽然不是李家村本地人,但是其人缘在村里却是极好,平日没少帮助村里的人。
所以村里有几头牛借给关叔行商自然也相对放心。
随后,便见关成一边从牛车的麻袋之中挑出了两个果子,一边塞到了李格两人的手中继续追问道。
“叔倒是还没问你们,你们怎么没在书院上学,好端端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