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光是一日要用的烛火香油,怕是就够自家数月的吃穿了。
朱橚亲自在前领路,为众人一一介绍。
众人从一开始的小心翼翼四下观察,也开始放胆抬起头来左右张望了。
见众人都像刘姥姥进大观园般,眼神之中皆是羡慕和好奇,朱橚都看在眼里却没说什么。
直到重新回到大堂之后,朱橚示意众人入座。
见一众学生家长和学生都忐忑入座之后,朱橚坐在最前方的讲台之上开口道。
“自我介绍一下,我是这家书院的执教——朱橚。”
“至于院长,则是主张修建书院的当今圣上。”
朱元璋和朱标在一旁的隔间听朱橚发言听得真切。
待知道朱橚竟然是把院长的头衔安在自己头上时,朱元璋和朱标对视一眼,微微一笑。
如此一来,想必这些百姓和学生们心中一定会感恩戴德,念着大明皇室的好,念着圣上的好。
果然,一众百姓在听完朱橚的话之后,一个个面面相觑,恭敬地从座位上起身,跪伏在了地上。
同时嘴里不住地念着“吾皇圣明,吾皇万岁”之类的话。
朱橚见状也没有阻拦,这正是他想要达到的效果。
半晌之后,这才轻声道。
“诸位先起来吧,只要在座的各位学生好好读书,就是对圣上最好的回报了。”
“之前诸位应该了解过,我这书院,管吃管住,也管吃穿用度。”
“每一位学生每月有四天月假可以回家探望,其余的时间都要在书院之内度过,不可外出”
交代完书院之内学生们的注意事项和规矩之后,朱橚补充道。
“诸位要知道,这书院建造的目的是为朝廷培养人才,为圣上分忧解难。”
“而非是为了培养那些满嘴之乎者也,只知识文断字的书呆子。”
一番鸡血打下来,朱橚终于是松了一口气。
前世净听别人校长讲话了,自己这会开办了书院,才发现这活不是那么好干的。
光是这说辞自己可是想了好几天,才不至于冗长乏味。
一众家长听完朱橚发自肺腑的讲话之后,眼底甚至已经浮现了激动的泪花。
圣上的仁厚不必多说。
如若不然,谁敢想自己的孩子有朝一日会被朝廷寄予厚望?
正当朱橚还要开口讲话之时,门外的內侍此时进门在朱橚耳边低声道。
“殿下,京城内那些私塾的老师们带着一众学生在门外等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