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一回三人想了许多名字但是始终觉得不太合适,这些名字不是死板单一,就是太过世俗化。
无奈之下徐妙锦问道。
“不知殿下创立书院之初秉持的原则是什么?可否从中想一个有意义的名称?”
半晌之后朱橚脑中灵光一闪突兀抬头道。
“大哥,徐三小姐,这书院创立之初秉持的‘少年强则国强’的原则,说到底不就是为了给我大明皇室源源不断的输送人才吗?”
“不如这新书院就叫【皇家书院】。”
朱橚话音落地,朱标和徐妙锦两人立马便是眼前一亮。
徐妙锦第一次听到‘少年强则国强’这句话,兀自低头喃喃地默念了好几遍。
至于朱标,这已经是不知第几次听到这话了,近日以来就连父皇也是时常在自己耳边念叨。
“之所以叫这名字,是因为这书院是由咱们父皇亲自下旨建设的,为的也是告诉这些入学的学生们,培养他们的可是咱么大明皇室,日后这些学生于皇室也会更加忠心一些。”
听完朱橚的解释后,朱标当即一拍大腿决定道。
“五弟取这名字甚是合适,新书院就叫皇家书院了!”
取名的事情解决了,朱标抬头对着朱橚问道。
奉天殿中。
朱元璋、朱标以及朱橚父子三人还是围坐在那方矮矮的茶桌边上喝着茶水。
朱元璋早就通过內侍的来报得知了二人上午去过学堂检查的事,也知道了朱橚把徐妙锦请来在学堂助教的事。
当听到朱标讲述朱橚为新学堂取名为【皇家书院】之时,就连朱元璋都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连连鼓掌叫好。
自己早有这想法了,没想到橚儿竟然是与自己如此心有灵犀。
兴起之时,朱元璋甚至起身亲自为新学堂写了一副牌匾和一幅字,差內侍下去裱上。
等学堂正式开门招收学子的时候,盖着皇印的牌匾和字就可以挂在学堂之内。
就连朱标和朱橚见状心中都是暗叹,父皇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是好在一手字将就看得过去。
再者说了,父皇可是从未主动给他人提过字,哪怕是当朝太子朱标也仅仅是在卧房之中挂了一副,用以勉励自身。
当今世上能让父皇如此重视,连连亲笔提字两幅还都盖了皇印的,怕是只有朱橚一人了。
就目前来看,学堂已经竣工,户部也在前几日就按照核定的比例扣除了各藩王的岁供以准备进行社学的改革。
虽然不少藩王明里暗里都有些不满,但是这毕竟是朱元璋亲自下令,扣除的岁供也不是很多,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如今万事俱备,只要最后在京畿之地通报到位,让那些穷苦人家知晓该把他们的孩子送往何处,就可以挑个好日子开门招收学子了。
就在这时,门外一內侍匆匆走进来低声惶恐道。
“启禀皇上,新书院方才被几个闹事的人给打砸了。”